爱吟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正当凝神思考关闭禅房门,却又被诗的魔力困扰着竺卿。
偶尔倚靠窗边随夕阳西下,无眠地度过风雪直到夜半更深。
皎然或许还未完全摆脱旧习惯,支遁难道不是在领悟后重新生活。
如果这诗作有幸遇到鉴赏高手,他也应知道这是在吟咏闲适心情。

注释

正堪:正当,正适合。
凝思:集中精神思考。
掩禅扃:关闭禅房的门,比喻静心修行或思考。
诗魔:比喻对诗歌创作的强烈痴迷。
恼:困扰。
竺卿:指代诗人自己或其他修道之人。
偶凭:偶尔依靠。
窗扉:窗户。
从落照:随着夕阳,享受夕阳美景。
不眠:无法入睡。
风雪:刮风下雪,形容环境恶劣。
残更:深夜,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皎然:这里是形容词,意为清澈、明白,也可能指代高僧皎然,引申为修行高深的人。
未必:不一定。
迷前习:迷恋或受困于以前的习惯。
支遁:东晋时期高僧,此处借指悟道高僧。
宁非:难道不是。
悟后生:领悟真理之后的生活状态。
传写:流传书写,这里指作品被传播。
会逢:如果遇到。
精鉴者:有眼光的鉴赏家,能深刻理解作品的人。
也应知:也应该能够知道。
咏闲情:吟咏闲适自在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沉思的景象。"正堪凝思掩禅扃"表明诗人正处于一种深思熟虑的状态,心门仿佛已经关闭,准备进入一个内省的世界。"又被诗魔恼竺卿"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深受诗歌所困扰,他如同古代才子竺乾弇一般,被诗意缠绕。

接下来的"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的清醒。诗人偶尔依靠在窗边,看着外面渐渐落下的月光,却无法入睡,即便是风雪交加也不影响他保持清醒直至凌晨。

紧接着,"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和未来都持有质疑的态度。"皎然"通常意味着明亮、清楚,但这里却是说这种明朗并不一定代表对过去的迷醉;而"支遁"则是一种隐退的状态,"宁非悟后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并无确信,只能随遇而安。

最后,"传写会逢精鉴者, 也应知是咏闲情"则是在说,这样的诗篇只有那些真正懂得鉴赏的读者才能领略其深意。"咏闲情"指的是诗中所表达的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与诗歌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享受独自时光的心境。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

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

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起二首(其一)

一卧四十日,起来秋气深。

已甘长逝魄,还见旧交心。

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

终将此形陋,归死故丘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病起二首(其二)

秋风已伤骨,更带竹声吹。

抱疾关门久,扶羸傍砌时。

无生即不可,有死必相随。

除却归真觉,何由拟免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读阴符经

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绝利一源真有谓,空劳万卷是无端。

清虚可保升云易,嗜欲终知入圣难。

三要洞开何用闭,高台时去凭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