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沉思的景象。"正堪凝思掩禅扃"表明诗人正处于一种深思熟虑的状态,心门仿佛已经关闭,准备进入一个内省的世界。"又被诗魔恼竺卿"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深受诗歌所困扰,他如同古代才子竺乾弇一般,被诗意缠绕。
接下来的"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的清醒。诗人偶尔依靠在窗边,看着外面渐渐落下的月光,却无法入睡,即便是风雪交加也不影响他保持清醒直至凌晨。
紧接着,"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和未来都持有质疑的态度。"皎然"通常意味着明亮、清楚,但这里却是说这种明朗并不一定代表对过去的迷醉;而"支遁"则是一种隐退的状态,"宁非悟后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并无确信,只能随遇而安。
最后,"传写会逢精鉴者, 也应知是咏闲情"则是在说,这样的诗篇只有那些真正懂得鉴赏的读者才能领略其深意。"咏闲情"指的是诗中所表达的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与诗歌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享受独自时光的心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
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
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一卧四十日,起来秋气深。
已甘长逝魄,还见旧交心。
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
终将此形陋,归死故丘林。
秋风已伤骨,更带竹声吹。
抱疾关门久,扶羸傍砌时。
无生即不可,有死必相随。
除却归真觉,何由拟免之。
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绝利一源真有谓,空劳万卷是无端。
清虚可保升云易,嗜欲终知入圣难。
三要洞开何用闭,高台时去凭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