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赠送给潘文叔和李文授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寄语。首句“趁得官闲且载书”写出了诗人建议他们在官暇之余多读书,体现了对学问的重视。次句“隔墙时唤子云居”借东汉学者扬雄(字子云)的典故,暗示朋友可以像他那样追求学术上的高洁。
“公如碧树有秋意”将潘文叔回比为青翠的树木,寓意其品格如秋日之树,虽有萧瑟之意,却更显坚韧。而“渠亦清流临浊淤”则以清澈的流水比喻李文授,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中,也能保持清明的本性。
“盖代勋庸诚有种”赞扬了潘文叔可能有的卓越才能和功绩,暗示他的成就并非偶然。“凿空道德竟何如”则对李文授的道德修养提出疑问,期待他能在道德上有所建树。
最后两句“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以壮阔的景象作结,寓意潘、李二人应如楚地的开阔视野,以及高悬于太虚之中的明月,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理想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