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朝又是六月半,记得一则旧公案。
拄杖子吞却法身,露柱在傍偷眼看。
看不看,拈起秦时?轹钻。万别与千差,吾道一以贯。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第一百零一首。它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禅宗修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今朝又是六月半",诗人以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记得一则旧公案",暗指过去的禅宗故事或教义,可能是在启发听者回忆和思考佛法中的智慧。
"拄杖子吞却法身",杖子象征着修行者的支撑和引导,"吞却法身"则意味着超越自我,达到无我之境。"露柱在傍偷眼看",露柱比喻禅定的心境,偷眼看则表示对真理的窥探,但又保持警觉和谦逊。
"看不看,拈起秦时轹钻",轹钻是古代的一种工具,这里借指深入探究的精神,诗人询问是否真的需要去刻意追寻,还是只需自然领悟。
"万别与千差,吾道一以贯",强调尽管世间万物千差万别,但禅宗的修行之道却是统一的,即通过内在的觉悟来贯通一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简洁,旨在引导读者体悟禅宗的无我境界和修行方法。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
蓦然撞著桃符神,两手椎胸叫冤苦。
艾人云:休叫苦,只有一处堪回互。
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返覆数千回,总不出今日。霜风刮地来,法身赤骨?。
人有心看月,月无心照人。
有无成一片,方始得惺惺。
万里无寸草,出门便是草,各自有公据。
有公据,何拘束,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