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文鼎雨中

老病幽栖不厌閒,未须消息梦长安。

一春意淡连墙竹,终日清香小槛兰。

红蕊便惊风里尽,青林犹惬雨中看。

故人诗卷从头读,似酌芳樽为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年老多病,喜欢在宁静处居住,不觉得厌烦,不必通过梦境去寻找长安的繁华。
整个春天,清淡的竹影连着院墙,整天都能闻到小栏杆边兰花的芬芳。
红色的花蕊在风中瞬间凋零,而青翠的树林在雨中更显生机。
翻阅老朋友的诗卷,仿佛在品一杯美酒,以舒缓心中的愁容。

注释

老病:形容年老体弱多病。
幽栖:隐居或安静的住所。
消息:音信、消息。
梦长安:借指京城长安,长安是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意淡:心境清淡。
连墙竹:连绵的竹子。
清香:清新的香气。
小槛兰:小栏杆旁边的兰花。
红蕊:红色的花蕊。
惊风:被风吹落。
青林:青翠的树林。
雨中看:在雨中欣赏。
故人:老朋友。
诗卷:诗集。
解颜:舒展眉头,使心情愉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次韵赵文鼎雨中》,通过对老病独居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闲适却又略带寂寥的心境。首句“老病幽栖不厌閒”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但仍满足于宁静的隐居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未须消息梦长安”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不期待外界的纷扰。

接下来的两句“一春意淡连墙竹,终日清香小槛兰”,通过写春天里竹子的清淡绿意和兰花的芬芳,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恬静与淡然。诗人观察细致,无论是风雨中的红蕊凋零,还是雨后青林的清新,都饱含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两句“故人诗卷从头读,似酌芳樽为解颜”,诗人拿起友人的诗卷阅读,仿佛在品鉴美酒,借此来排遣心中的愁绪,体现出友情的慰藉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物,展现了诗人老病之下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列岫亭用范伯升韵

自我来南溪,池塘几春草。

结茅依云端,爱此山回抱。

奇峰七十二,罗列景逾好。

岂殊谢公窗,澄江更萦绕。

孤城千家邑,一目可尽了。

植葵思夏深,种菊待秋杪。

物华静中见,至理得深造。

东山与鲁郊,底用评大小。

平生丘壑心,计拙讵能巧。

亭皋远俗客,曳杖日频到。

箪瓢乐未改,在涧槃亦考。

况有吾人诗,飘然异郊岛。

形式: 古风

同尹少稷赋岩桂

江南秋尽犹无菊,只有幽香满岩谷。

纷纷千树散黄金,翠叶离披剪寒玉。

繁枝疑从缺月堕,嫩叶不受微风触。

芳枝冷淡谁与妍,雾雨阴晴自膏沐。

不妨松竹共行伍,要使芝兰尽臣仆。

小山有句嗟未尽,骚经已断谁能续。

每至凋零足惆怅,尚喜炉薰驻馀馥。

为君扫地斗量归,犹胜胡椒夸百斛。

形式: 古风

戏韩子师

读书堂前霜月明,读书堂后霜风声。

主人读书已万卷,足踏省户还专城。

朅来掩关卧不出,左拥韦编右瑶瑟。

似闻天女亦爱静,便喜兰房长英物。

我舍应门才一儿,赵子尤作仙果迟。

白头相看辄浩叹,玉树独满君家墀。

我歌声长君且听,不特交游幸同姓。

极知玉盎有新醅,每恨金觞乃无柄。

从君泥饮不作难,景物过清天复寒。

犀钱汤饼未免俗,琵琶与筝当合弹。

形式: 古风

戏赠范元卿

忆昔苕溪醉中语,屈指凄凉十寒暑。

纷纭世事去如云,两鬓苍苍各如许。

春风学省数会面,抗袂吁嗟走尘土。

我惭屡战不能奇,袖手归来仆旗鼓。

喜君射策有新功,双鹄联翩仍一举。

胡为不上金马门,簿领卑栖犹哙伍。

风前未厌鹔鹴敝,笔下悬玄凤凰吐。

闽山千里要佳句,应吊双龙一怀古。

元戎好士见此客,定肃弓刀按歌舞。

素英丹荔虽已过,海珍正可罗樽俎。

鹧鸪勾舟木叶堕,秋晚上寒更风雨。

请君彊饭趣归程,莫为梅花思羁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