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爱情的不幸而感到羞愧和悲伤。她曾经美丽如玉,却现在连镜子都不愿意面对,羞于展示自己的容颜。诗中的“早惑阳城客”暗示她曾被过往的情人所吸引,而今朝却只剩下华美锦筵上的孤独与哀愁。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一句,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戍卒丈夫的思念和无奈。古代有信鸽传书的习俗,但这里却是“空传”,意味着即便是飞鸟也难以将信息送达,这份相思更显得渺茫。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则写出了女子与丈夫之间隔阂甚远。他们中间隔着长河和遥远的距离,即便是心中的思念,也被现实的空间拉扯得如此漫长。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表达深沉相思之感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镜台、阳城、河北等,以及对信鸽传书这一古代通讯方式的运用,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
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客过无名姓,扁舟系柳阴。
穷秋南国泪,残日故乡心。
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芙蓉苑里起清秋,汉武泉声落御沟。
他日江山映蓬鬓,二年杨柳别渔舟。
竹间驻马题诗去,物外何人识醉游。
尽把归心付红叶,晚来随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