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其二)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閒。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溪边树木高低错落,翠绿可攀,谢家的山水美景充满东山。
即使想起往昔天上的尊贵,也想在此林中度过悠闲的一日。
醉酒轻扣玉盘,歌声婉转,山谷中的鸟儿鸣叫温暖而深沉。
饮酒尽兴后必须离去,归途之路隐藏在春风轻拂的朦胧之中。

注释

溪树:溪边的树木。
参差:高低不齐。
绿可攀:翠绿可以攀爬。
谢家:指谢氏家族,这里可能代指某位文人。
云水:山水云雾缭绕。
满东山:充满东山的景色。
能忘:能够忘记。
天上:过去的尊贵地位。
他年:过去的日子。
贵:尊贵。
来结:前来度过。
一日閒:一日的闲暇时光。
醉叩:醉酒轻敲。
玉盘:精美的酒杯。
歌袅袅:歌声悠扬。
暖鸣:温暖的鸣叫声。
幽涧:深谷。
鸟关关:鸟儿鸣叫的声音。
觥筹:酒杯和筹码,借指饮酒。
不尽:未尽兴。
须归去:必须离开。
路:归途。
春风:春天的风。
缥缈间:隐约、朦胧。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生活图景。开篇“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其中“参差”形容树木的高低不一,“可攀”则隐含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亲近之情。谢家云水满东山,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渲染,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接着“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閒”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放弃了过去的荣华富贵,愿意隐居山林,以简淡的生活享受片刻的悠闲。这里的“閒”字,用得甚是巧妙,既形容了时间上的从容不迫,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下面“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情景。“醉叩玉盘”,可想而知是诗人饮酒至酣,敲击着玉盘高声歌唱的画面,而“暖鸣幽涧鸟关关”,则是山间清泉旁,温暖中传来的鸟鸣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最后“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两句,诗人似乎是在告别这一段宁静的时光。虽说“觥筹”即酒杯的刻痕,表示宴席的愉悦和时间的流逝,但“须归去”却又带有一丝无奈。而“路在春风缥缈间”,则是诗人对回归尘世的无限留恋,春风中的道路似乎也充满了迷离与不舍。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荣华的超然。诗中景物交融,意境幽深,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特色的佳作。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昔昔盐二十首.水溢芙蓉沼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

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

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昔昔盐二十首.长垂双玉啼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昔昔盐二十首.关山别荡子

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

肠为马嘶断,衣从泪滴斑。

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

傥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昔昔盐二十首.那能惜马蹄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

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

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