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瀑布见高低,岩开岩壁西。
碧云多旧作,红叶几新题。
滴沥中疏磬,嵌空半倚梯。
仍闻樵子径,□不到前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开篇“瀑布见高低,岩开岩壁西”两句,通过对比瀑布的高低和岩石断裂形成的西侧壁洞,勾勒出山势的雄伟与自然之美。
接着,“碧云多旧作,红叶几新题”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天空中的碧云,它们似乎在进行着久远以来的演变;而地上的红叶,则是季节更迭中不断更新的主题。这里“旧作”和“新题”既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长期观察和情感积淀。
第三句“滴沥中疏磬,嵌空半倚梯”,细腻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声音和岩石中的洞穴,以及那些似乎被悬置在半空中的天然阶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他对于生命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最后,“仍闻樵子径,未到前溪”两句,则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通过樵夫在山间小径上的脚步声,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伸。这里的“未到”,不仅指示了空间的深远,也隐喻着诗人心中对于自然之美永无止境的探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怀。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徵辟起江湖。
鸳鸯已列樽罍贵,鸥鹤休怀钓渚孤。
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
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峰火一炉。
麓山南面橘洲西,别搆新斋与竹齐。
野客已闻将鹤赠,江僧未说有诗题。
窗临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禅榻处,松阴冷湿壁新泥。
岳僧传的信,闻在麓山亡。
郡有为诗客,谁来一影堂。
梦休寻灞浐,迹已绝潇湘。
远忆同吟石,新秋桧柏凉。
吾师诗匠者,真个碧云流。
争得梁太子,重为文选楼。
锦江新冢树,婺女旧山秋。
欲去焚香礼,啼猿峡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