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作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

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鹓鸾。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至竟穷途也须达,才能长与世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每年的模样都相似,不如向东归去持钓鱼竿。
山岩山谷徒然期盼雨露滋润,美丽的云彩终究会追逐高贵的鹓鸾。
尘埃蒙蔽京都,想必我已老去,江水到了吴门,树叶也将凋零。
最终走到穷途,也要保持豁达,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地被世人所见。

注释

年年:每年。
模样:样子。
一般般:相似。
何似:不如。
东归:向东归去。
把钓竿:持钓鱼竿。
岩谷:山岩山谷。
谩劳:徒然。
思雨露:期盼雨露滋润。
彩云:美丽的云彩。
逐鹓鸾:追逐高贵的鹓鸾。
尘迷:尘埃蒙蔽。
魏阙:京都。
身应老:想必已老去。
水到吴门:江水到吴门。
叶欲残:树叶将凋零。
至竟:最终。
穷途:穷困的境地。
也须达:也要保持豁达。
才能:只有。
长与世人看:长久地被世人所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年年模样一般般"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淡然视之,"何似东归把钓竿"则是说比起归隐田园,其他追求都不值一提。"岩谷谩劳思雨露"暗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生活,心中只有对雨露的期待和感恩。"彩云终是逐鹓鸾"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与高洁之物为伴的心境。

下半首"尘迷魏阙身应老"表明了在红尘俗世中,岁月匆匆,人亦将老。"水到吴门叶欲残"是说到了生命的暮年,像秋天的树叶快要枯黄凋零。最后两句"至竟穷途也须达,才能长与世人看"表达了即使在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也要坚持走到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和精神留给后人永远的回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下第寄张坤

谩费精神掉五侯,破琴孤剑是身雠。

九衢护阙拟何去,玉垒铜梁空旧游。

蝴蝶有情牵晚梦,杜鹃无赖伴春愁。

思量不及张公子,经岁池江倚酒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梁从事居汜水

前年帝里望行尘,记得仙家第四人。

泉暖旧谙龙偃息,露寒初见鹤精神。

歌声上榻梁园晚,梦绕残钟汜水春。

知有箧中编集在,只应从此是经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干越亭

楚水萧萧多病身,强凭危槛送残春。

高城自有陵兼谷,流水那知越与秦。

岸下藤萝阴作怪,桥边蛟蜃夜欺人。

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广陵开元寺阁上作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

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

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

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