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丁丑岁,吴门为外舅蒋宣卿寿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

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

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

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

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

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

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的图景。开篇“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两句,通过对宫廷卫士和仪仗队伍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威严而又庄重的气氛。“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息,其中“严谯鼓角”传递了一种紧张有序的声音效果,而“雄胜压全吴”则显示了强盛军力的威慑。

接下来的“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和美的景象。这里的“葱茜”指的是春天的草木,而“采香古径”则让人联想到古道上的幽静与自然之美。紧接着,“缥缈折梅新奏”则是对音乐和梅花之美的一种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春日闲情逸致的享受。

“春事早关渠,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三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希望领导者能够与民同乐。这里的“春事早关渁”暗示了一种季节更迭和生机勃发的情景,而“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则是诗人对领袖深明大义、与民共享天伦之美的期许。

后半首诗转向宴席上的欢乐,“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等句子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其中“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写出了华丽的宴席装饰和美酒,而“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则展现了宾主尽欢的情状。

最后,“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几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皇帝圣旨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这里,“看取十行丹诏”是对圣旨的尊崇,而“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则是诗人对远方圣地的向往和归属感。末尾的“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则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和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宴会场景以及对领袖与民同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51)

李处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34-118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六)咏梅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

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

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岁寒姿。

唤取我曹赏,莫使俗流知。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

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

一段出群标格,合得水仙兄事,千古豫章诗。

鼎鼐付佳实,终待麦秋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其四)冒大风渡沙子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

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

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

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

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

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七)前遍既出,诸君皆有属和,因自用韵

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

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

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

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

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

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

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四和香/四犯令.立春

香雪新苞偏胜韵。领袖催花信。华节良辰人有分。

看士女、幡垂鬓。莫向春风寻旧恨。乐事随方寸。

眉寿故应天不吝。浮大白、吾无闷。

形式: 词牌: 四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