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观灯

诘旦雕舆下桂宫,盛时为乐与民同。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行漏不能分昼夜,游人无复辨西东。

归来更坐嶕峣阙,万乐铮鏦密炬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拂晓时分,华丽的车驾驶离桂宫,皇帝在盛世共享欢乐与百姓同乐。
在这宏大的世界音乐和歌声中,十二座繁华都市犹如锦绣画卷。
昼夜不分,漏壶滴水声中,游人们迷失了东西方向。
返回后,又坐在高峻的宫殿前,万籁俱寂,只有灿烂的火炬映照着铮铮乐器的光芒。

注释

诘旦:拂晓,黎明。
雕舆:装饰华丽的车驾。
桂宫:古代宫殿,这里指皇宫。
盛时:盛世,繁荣时期。
笙歌:笙箫和歌唱,形容音乐歌舞。
行漏:古代计时器,漏壶。
嶕峣阙:高峻的宫殿门楼。
铮鏦:形容乐器声音清脆。
密炬:密集的火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扈从观灯》,描绘了皇帝在黎明时分乘坐华丽的车驾离开桂宫,与百姓一同欢庆的盛大场景。诗人通过“三千世界笙歌里”和“十二都城锦绣中”这两句,生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笙歌与锦绣装饰中沉浸。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停滞,行漏(古代计时器)不分昼夜,游人们沉浸在欢乐中,辨不清东西方向。最后,皇帝返回宫殿,万籁俱寂中,只有密集的音乐和火炬的红光,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氛。整首诗以宫廷生活为背景,展现了皇家庆典的宏大与民间共享的欢乐,体现了晏殊对盛世景象的赞美。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麻姑山

昔年权暂领军城,静爱仙山咏过春。

天下云车曾祖驾,城中鳌海几生尘。

明知绿发升真籍,堪笑苍颜预宪臣。

我若粗成忠国事,赤松曾羡汉廷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

谢墅林亭汴水滨,偶携佳客共寻春。

看花纵拟思君子,对竹何曾问主人。

促席正逢羲日缓,酡颜仍有郢醪醇。

朝中九列无闲暇,愿作新诗赠季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远

宝毂香轮不再逢,峡云巫雨杳无踪。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无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棋盘石

洞仙遗下石棋盘,人到壶天静处看。

十九路谁弹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

面平可步流星势,尘净元无旧藓瘢。

乾雹声中闻子响,不知还许采樵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