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除夕

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翻译

爆竹声惊醒了春天,街头巷尾喧闹声一片,千家万户箫鼓敲击声响彻夜晚。五彩流苏在暖帐上坠悬,炉鼎中升腾起缕缕香烟。先把酒杯放在一边,我要献上新的诗句恭贺新年。心中要思索出清新圆润的歌词,虽说不如上林苑的莺歌燕语甜美。
眼下已是年尽日暮,我即使是随意地抒发心中愁苦,也不能缺少当年刘郎豪放的风度。屠苏酒我早已备足,眼看春天将来,马上就要杨柳气盛、腊梅嫉妒。时间未到,清晨还未在滴漏上露出,可街上已是人马络绎不绝,绣车充盈道路。我要把这夜晚的明月、拂晓的花树,从头到尾一点一滴细细地记住。

注释

喧填:即“喧阗”,哄闹声。
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编成的穗子,常用作车马、帷帐的垂饰。
未夸上林莺语:形容歌者的声音清脆嘹亮胜过黄莺。
上林:苑名,秦旧苑,汉武帝时扩建,苑中豢养许多珍禽异兽。
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此指作者自己。
屠苏:酒名,古人常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以祛瘟疫。
迤逦:曲折连绵。
宫壶:宫中报时的铜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繁华与喜悦,通过对景物声色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节日氛围和作者的心境。开篇“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等句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节日气息的夜晚,竹子在寒冷中爆裂的声音与夜深人静时箫鼓齐鸣交织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紧张的情绪。

“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室内生活图景,帐幕之中流淌着细腻的春意,鼎炉中的香气缓缓升腾,营造出一个安逸舒适的私密空间。

“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手持酒杯却又不忍心轻易举起,因为即将过去的一年还未真正结束,而新的诗句又在等待着他去吟咏。

“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中,“应自有”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才情的肯定和期待,而“未夸上林莺语”则是对自己诗艺的一种谦虚态度,表明作者并没有过分夸耀自己的才华。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两句中,“从他岁穷日暮”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淡忧愁,而“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则是对历史上才子刘禹锡的风采赞美,尽管有闲情杂念,但仍然无法减损其高雅的气质。

“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中,“屠苏办了”可能指的是除夕之夜的忙碌已经结束,而“迤逦柳欺梅妒”则是对春日景物的一种描绘,柳树轻柔地摇曳,而梅花含苞待放,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两句,通过对早晨宫门尚未大开、骄馬和华丽车辆已经排列街头的描写,再次强调了除夕之夜到新年伊始的繁忙与热闹。

最后,“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则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望,对未来时光的细细计算和期待,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和珍惜之情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收录诗词(3)

杨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霞翁,居钱塘。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初前后在世。度宗时,女为淑妃,官列卿。好古博雅,善作墨竹,好弹琴,又能自度曲。缵着紫霞洞谱传于世。周密尝道其一枝春词守岁云,最为近世所称

  • 字:继翁
  • 号:守斋
  • 籍贯:严陵

相关古诗词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

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

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

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

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

凭阑干、半醒醉中。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被花恼.自度腔

疏疏宿雨酿寒轻,帘幕静垂清晓。

宝鸭微温瑞烟少。

檐声不动,春禽对语,梦怯频惊觉。

敧珀枕,倚银床,半窗花影明东照。

惆怅夜来风,生怕娇香混瑶草。

披衣便起,小径回廊,处处多行到。

正千红万紫竞芳妍,又还似、年时被花恼。

蓦忽地,省得而今双鬓老。

形式: 词牌: 被花恼

博雅堂

博雅堂中聚古书,蓬莱阁上接仙居。

江山风物元依旧,老子重来独不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子陵祠

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先生岂是忘君者,最有维持汉鼎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