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

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

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

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

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

凭阑干、半醒醉中。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翻译

哀叹凋零的花朵,夜晚无端,雨急促地催促春天离去。
只有暗流中的新水,带着遗憾的香气,蝴蝶凄凉,蜜蜂哀伤,满林嫩叶让人眼花缭乱。
谁知国色天香又重逢,柔弱的花儿在华清池边为疲惫的人提供慰藉,轻盈如洛水女神在微风中起舞。
仔细辨认,她的精心装扮,点上脂粉,像蝉翼般透明,花蕊如金团玉簇拥而生。
多少愁绪随着笑声消解,歌声转为温暖的春意,眼神朦胧。
倚着栏杆,半梦半醒之间。

注释

残红:凋零的花朵。
无赖:无端,出人意料。
暗水:暗流中的水。
国色:极美的女子或事物。
华清:古代宫殿名,与温泉有关。
洛浦:洛水之滨,代指美女。
凝妆:精心打扮。
蕊金团玉:形容花蕊如金玉般美丽。
愁随笑解:愁绪因欢笑而减轻。
阑干:栏杆。

鉴赏

这首词作是杨缵在宋代创作的《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诗中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和无奈,以及对生命中的美丽与脆弱的深刻感悟。

首先,“怨残红”四个字设定了全词的基调,牡丹之花虽然艳丽,却也承载着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怨愁。接着“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写出了春天在夜幕中悄然离去的情景,春雨似乎加速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依无靠。

“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这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带着哀愁的春日景象。牡丹虽仍在暗香浮动,但已有了些许不再鲜明的迹象,而蝶、蜂们也似乎感受到了季节变迁的凄凉。

“那知国色还逢”一句,诗人通过牡丹之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可能重逢的希望。“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这里写出了牡丹在春风中的婀娜姿态,它们似乎在用自己的柔弱与清新来抵抗时间的磨损。

“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这一段细腻地描绘了牡丹花朵的美丽,每一瓣都像是精心修饰过的妆容,而露水点缀其间,更显得它们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

“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诗人在这里似乎是通过歌唱来抒发自己的忧愁,虽然仍有愁绪,但通过艺术的方式让自己和听者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融合。

最后,“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诗人用朦胧的眼睛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似乎在酒精的作用下,或者说是在对美好事物的沉浸中,找到了暂时的逃避和忘却。

整首词通过牡丹这一春天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之美、之脆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

杨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霞翁,居钱塘。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初前后在世。度宗时,女为淑妃,官列卿。好古博雅,善作墨竹,好弹琴,又能自度曲。缵着紫霞洞谱传于世。周密尝道其一枝春词守岁云,最为近世所称

  • 字:继翁
  • 号:守斋
  • 籍贯:严陵

相关古诗词

被花恼.自度腔

疏疏宿雨酿寒轻,帘幕静垂清晓。

宝鸭微温瑞烟少。

檐声不动,春禽对语,梦怯频惊觉。

敧珀枕,倚银床,半窗花影明东照。

惆怅夜来风,生怕娇香混瑶草。

披衣便起,小径回廊,处处多行到。

正千红万紫竞芳妍,又还似、年时被花恼。

蓦忽地,省得而今双鬓老。

形式: 词牌: 被花恼

博雅堂

博雅堂中聚古书,蓬莱阁上接仙居。

江山风物元依旧,老子重来独不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子陵祠

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先生岂是忘君者,最有维持汉鼎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哭大愚吕公

一封朝奏夕南迁,抖擞精神笑出关。

只有诗书来眼底,更无侪辈敢通函。

圣恩宽大时时降,天意难明特地悭。

鬻药买田非立异,甘心只作林泉计。

所求于世如斯尔,造物云何降毒厉。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家庭学问诚难继,我公超道独能诣。

日月有光还有翳,行人潸然咸出涕。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往年苍天夭伯氏,归咎云发千圣秘。

迁客萧寺独羁寄,未知曷犯苍天意。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