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二首(其二)

溪桥落白水,野路覆红叶。

山边四五家,日暮烟火白。

归牛认深巷,行客指新月。

村田旱伤馀,老稚筋力竭。

方今冬序初,饘粥傥未缺。

雪霜且已来,卒岁谅何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村落的宁静与生活的艰辛。首句“溪桥落白水”,以白水倒映在溪桥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画面。接着“野路覆红叶”则将视角转向了蜿蜒的乡间小路,红叶铺满,增添了几分秋意的色彩。

“山边四五家,日暮烟火白”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山村景象,傍晚时分,几户人家升起炊烟,温暖而祥和。接下来,“归牛认深巷,行客指新月”通过归家的牛群与指向新月的行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赋予了时间的流动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揭示了生活的不易。“村田旱伤馀,老稚筋力竭”描述了因干旱导致农田受损,老人和孩子都因为劳作而筋疲力尽的现实。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状况的隐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最后,“方今冬序初,饘粥傥未缺。雪霜且已来,卒岁谅何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生活困境的思考。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粮食是否充足成了一个大问题;而雪霜的到来,无疑会加剧生活的困难。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展现了山中村落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元代文学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一)

古诗出情性,声在闾巷间。

采之被弦歌,听者醇风还。

大音既寥阔,群喙何间关。

燕䃉混良璞,楚菉藏崇简。

妙理忽有合,正在不可删。

秋高星河空,天风吹佩环。

形式: 古风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二)

古桐蕴至理,出阳或施阴。

和为祥凤鸣,悲作离鹄吟。

高寄周孔思,清写夷齐心。

子期不可铸,空有千黄金。

天高九州旷,百世无知音。

梦骑白麒麟,振衣蓬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三)

金陵南之镇,兴废满目中。

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

高楼朱雀桥,野笛交秋风。

子行览其馀,弹琴送飞鸿。

柏台云霄间,貂荐峨群公。

为言经济理,所贵贤俊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石洞杂赋三首(其一)石洞

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

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

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平远。

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

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

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