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二首(其一)

苏子归黄泉,笔法遂中绝。

赖有蔡君谟,名声驰晚节。

醉翁不量力,每欲追其辙。

人生浪自苦,以取儿女悦。

岂止学书然,自悔从今决。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苏轼回到黄泉,书法技艺从此中断。
幸亏有蔡襄,他的名声在晚年大振。
醉翁不自量力,常常想要效仿他的风格。
人生何必辛苦自己,只为了取悦子女。
这岂只是学习书法的道理,我从现在起就深深后悔了。

注释

苏子:苏轼。
黄泉:指死亡或阴间。
遂:于是,就。
中绝:中断,消失。
蔡君谟:蔡襄,北宋书法家。
驰:迅速传播,显著。
晚节:晚年,晚年的成就。
醉翁:指欧阳修,号醉翁。
辙:车辙,这里指书法风格。
浪自苦:白白地让自己受苦。
儿女悦:取悦子女。
岂止:岂只,不仅仅。
自悔:后悔。
决:坚定,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学书二首(其一)》。诗中,欧阳修以苏轼去世后书法风格的中断为引子,赞扬了蔡襄在晚年的名声鹊起,弥补了这一空白。他接着提到自己(醉翁)虽然试图效仿苏轼的书法,但意识到这种追求过于勉强,只是为了取悦他人,尤其是为了得到子女的欢心。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人生不应仅仅为了迎合他人而苦求,决定从此改变,不再过分追求书法技艺。整首诗寓含了对个人追求的省思和对艺术真谛的理解。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宝剑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

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

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常恐跃匣去,有时暂开?。

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

此剑在人间,百妖夜收形。

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

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

藏之武库中,可息天下兵。

柰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

形式: 古风

明妃小引

汉宫诸女严妆罢,共送明妃沟水头。

沟上水声来不断,花随水去不回流。

上马即知无返日,不须出塞始堪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誇。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形式: 古风

试院闻奚琴作

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雁下白云秋。

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

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

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

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

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