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泉薛家雪堆庄

怪石千年应自结,灵泉一带是谁开。

蹙为宛转青蛇项,喷作玲珑白雪堆。

赤日旱天长看雨,玄阴腊月亦闻雷。

所嗟地去都门远,不得肩舁每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奇形怪状的石头历经千年自然形成,清澈的泉水流淌的源头会是谁开辟的呢。
蜿蜒曲折的泉流如同青蛇的颈部,泉水涌出堆积成如玲珑剔透的雪堆。
在烈日炎炎的旱天只能长久期盼下雨,即便是深冬腊月也能听到雷声响起。
可惜这片地方离京城太远,不能每天乘坐轿子前来欣赏这美景。

注释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灵泉:清澈的泉水。
一带:一片,一带,形容水流的连绵。
蹙:收缩,此处形容泉水蜿蜒曲折。
宛转:弯曲,形容泉水的流动形态。
青蛇项:比喻泉水的形状像青蛇的颈部。
喷作:喷涌成为。
玲珑:精致剔透。
白雪堆:形容泉水堆积的样子。
赤日:红日,此处指炎热的太阳。
旱天:干旱的天气。
玄阴:阴暗,这里指冬季。
腊月:农历十二月,即寒冬腊月。
闻雷:听到雷声。
都门:京城的城门,代指京城。
不得:不能。
肩舁:抬着轿子,代指乘坐轿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庄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怪石千年应自结,灵泉一带是谁开”两句,既写出了奇特古老的石头与清澈泉水的自然形成,也暗示着这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

接着,“蹙为宛转青蛇项,喷作玲珑白雪堆”生动地描绘了山庄中曲折蜿蜒的溪流和积雪的奇景。溪水如同青色的蛇形蜿蜒,雪堆则如切割琢磨过的精致玉石一般。

“赤日旱天长看雨,玄阴腊月亦闻雷”两句,则通过对干旱天气与阴沉月夜中雨声和雷鸣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的观察和感受。即使在炎热或阴冷的日子里,雨和雷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

最后,“所嗟地去都门远,不得肩舁每日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都市喧嚣、无法频繁造访这片美丽山庄的遗憾。这里的“都门”,代表着城市和世俗生活,而“肩舁”则是古代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石山人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岐王旧山池石壁

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

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

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报恩寺

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

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

净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

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