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穷年奔走缭乡隅,暂此凭栏意已殊。
一水光明平处现,四山容色淡中铺。
莫羞尘鬓临冰鉴,自有灵原照玉壶。
浸碧主人应领会,试言此碧有耶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仙山知寺凭栏处所见之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其中“穷年奔走缭乡隅”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远方事物的追求与渴望,而“暂此凭栏意已殊”则是说在这个瞬间,诗人已经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和变化。
接着,“一水光明平处现”、“四山容色淡中铺”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清澈的水面反射着天空的光辉,而周围的四座山脉则展现出一种淡雅的颜色,给人以宁静与深远之感。
诗人的自信和超然也在“莫羞尘鬓临冰鉴”中得到了体现,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尘埃的不屑一顾,以及通过清澈如冰的镜子审视自己的心灵。紧接着,“自有灵原照玉壶”则是说诗人内心世界的纯洁和高远,如同明月之下,灵光照耀着那晶莹剔透的玉壶。
最后两句“浸碧主人应领会,试言此碧有耶无”,则是在询问主持寺院的人,这片浸入心中的碧绿色彩,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不仅是对现实景象的质疑,更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
总体而言,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不详
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歔。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
归棹便风溯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
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
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故山携手惬心期,里社从游即旧规。
十雨五风深望岁,一尊重会只催诗。
多君格力开坛社,得句精神见睫眉。
匹马秋风思远道,此盟常恐忆它时。
雨过条风着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
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
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