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寻常苦出门,况复在炎蒸。
短褐披犹懒,长裾曳岂能。
松风轻赐扇,石井胜颁冰。
只此贫无事,常愁不易胜。
这首宋朝诗人魏野的《夏日书事》描绘了夏日出行的艰辛与内心的清凉感受。诗中,诗人以“寻常苦出门”开篇,表达了在炎热夏季出门的普遍不适。接着,“况复在炎蒸”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酷热。身着简陋的短褐,诗人连行走都感到慵懒无力,更别提穿着长裙的女性如何行动了。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清凉的慰藉:松风轻轻吹拂,仿佛带来了自然的赐予——扇子,虽然不是人工制造,却也带来一丝凉意。此外,诗人还提及石井中的冷水,比颁发的冰更加宜人,暗示了夏日避暑的乐趣。在这样的贫困生活中,诗人并无太多烦忧,只是感叹这样的清静日子不易长久保持。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夏日的艰辛与片刻的惬意,以及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炎炎夏日稍纵即逝的珍惜之情。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运使幽人酷暑时,江边林下两何为。
信旗君逐舟车动,懒架吾随枕簟移。
绣袂几经梅雨洒,葛衣一任竹风吹。
蜀山淮甸棠郊外,早晚相逢豁所思。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今日临风泪,萧萧似绠縻。
空怀徐稚絮,谁立郑玄碑。
无力酬推毂,平时愤抵巇。
何人令枉状,路粹岂能为。
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
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诗。
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
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