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齧麦

马齧麦,仆饮冰,北风轩轩摇丘林,霖霪十日吁可惊。

南山喜见朝日升,寻阳北岸霜泥薄,穷腊独为千里行。

五里聊一止,十里复一息。

杨柳弄轻黄,已作春颜色。

川原入眼虽似快,时节去家还可惜。

齧麦不须饱,饮冰勿畏寒。

起鞭移担复五里,帝乡即在须臾间。

悠哉役夫勉桓桓,征途几何莫永叹,亦莫悲歌行路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季节中的行程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马齧麦,仆饮冰" 二句,以强烈的动作和鲜明的画面,刻画出旅人在严寒中仍旧坚持行走的情景。"北风轩轩摇丘林" 描述了狂野的北风吹拂着山林,营造了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而"霖霪十日吁可惊"则表达了连绵不绝的大雨给人带来的震惊。

接着,"南山喜见朝日升" 和 "寻阳北岸霜泥薄" 两句,诗人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转向对旅途中所见之物的感慨。前者表现了对新的一天到来和太阳升起的喜悦;后者则描绘了一行人在寻找朝阳而跋涉于霜冻薄冰之中的艰难情景。

"穷腊独为千里行" 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踏上长途,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不舍。"五里聊一止,十里复一息" 则透露了一种节制旅程、适时休憩以图更远之行的智慧。

"杨柳弄轻黄,已作春颜色" 描绘了早春景象,使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川原入眼虽似快,时节去家还可惜" 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所见美丽风光虽然赏心悦目,但对远离家乡的日子仍旧感到难以割舍。

最后,"齧麦不须饱,饮冰勿畏寒。起鞭移担复五里,帝乡即在须臾间" 这几句,既展示了诗人面对困苦时的坚忍与乐观,又表达了他对于旅途终点的期待和渴望。而"悠哉役夫勉桓桓,征途几何莫永叹,亦莫悲歌行路难" 则是诗人对于长久的旅行生活持有一种淡然与释然态度,不愿沉溺于对艰辛旅途的无尽感慨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鲜活的笔触、深邃的情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古代文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昼息于林下

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

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

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

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

试为苏门啸,泠泠鸾鹤音。

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

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

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

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书馆买粟饭取閤门水以接昼饥

食粟淡有味,饮泉甘且清。

粟白来天市,泉美汲官城。

斜晖转西窗,饥肠蚯蚓鸣。

暂时箪瓢趣,无计丘壑情。

华堂发八珍,甘鲜杂咸腥。

挟取既不专,弃馀饲苍蝇。

何如简且易,月夜泛瑶琼。

快汲不留咽,殊胜豆与粳。

井冽有真甘,复不糁藜羹。

形式: 古风

五月廿八日雨后

黄昏雨一雨,稍觉襟袖凉。

中宵如河决,浩渺不可当。

浮云合四溟,无复窥神光。

门巷失旧径,北邻有颓墙。

恐地俱蛰龙,难安三尺床。

阍人亟来告,客土坏沟防。

坐此不疏达,渐渍室与堂。

我迷忽复悟,岂暇立徬徨。

荷锸裒众力,畚土逾百筐。

坎窗快不隔,飞流复汤汤。

中庭燥如旧,漠漠兰芷香。

乃知天下事,壅塞成疽疮。

决水复不难,吾有扁鹊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五月望参

起夜咏庭燎,晨装候当门。

双飞划天起,万马散云屯。

王乔背城郭,飞鸾从远村。

入缀外朝列,每瞻天帝尊。

时值甘雨足,大官复牢飧。

殿开宸极正,日映玉颜温。

抃舞效百兽,飞翔侣群鸳。

复转千步廊,峥嵘望西昆。

朋簪谈笑馀,经史多讨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