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露点,晓星明灭,秋风落叶。
故址颓垣,冷烟衰草,前朝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
改变容颜,消磨今古,陇头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宫阙废墟图景,充满了对过往繁华与今日荒凉的感慨。开篇“白露点,晓星明灭”写出了清晨露珠点点,天边星光逐渐隐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哀愁的情绪。“秋风落叶”则更深化了季节的转换与物是人非的意境。
“故址颓垣,冷烟衰草”中的“故址”指的是过去的遗址,“颓垣”形容墙壁破损不堪,“冷烟”和“衰草”则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这些意象共同塑造了一种历史沧桑,繁华不再的画面。
“前朝宫阙”直接指向了诗人心中的古老宫殿,它们曾经辉煌而今已成废墟。这一句极力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荣光的怀念与对今日荒凉的无奈。
下片转向“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这里的“长安”是唐代都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从这座城市到另一处地方的道路上,行人仍旧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名字的响亮。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人事更替的深刻体验。
“改变容颜”中的“改变”指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消磨今古”则是说时间如同磨盘,慢慢消耗着一切。最后一句“陇头残月”中“陇头”可能指代边塞之地,而“残月”则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与情感体验。
不详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
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
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
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骓欲下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