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形式: 古风

翻译

偏远之地归顺后天下安宁,四海之内无战事令圣上欢心。
云雾散去天地一片光明,登高祭天日观峰,禅拜云亭。
太常官准备礼仪宣告大典完成。

注释

绝域:偏远之地。
降附:归顺。
天下平:天下安宁。
八表:四海,指广阔的疆域。
无事:没有战乱或纷争。
悦圣情:使圣上心情愉悦。
云披:云雾散开。
雾敛:雾气消散。
天地明:世界变得明亮清晰。
登封:登山祭天,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
日观:日观峰,泰山的一处著名景点,常用于帝王祭天。
禅云亭:可能指云雾中的祭坛或观景亭,具体地点不详,这里象征性地表示为禅拜之处。
太常:古代官职名,负责宗庙礼仪。
具礼:准备礼仪仪式。
方告成:才宣告大典完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天下太平、万物和谐的景象。"绝域降附天下平"表明边疆地区归顺,天下得以安宁;"八表无事悦圣情"则指国界安定,没有战乱,令君王心情舒畅。"云披雾敛天地明"形象地描绘了云雾散去,天气清明的美好景致;"登封日观禅云亭"展现了帝王在盛大典礼之后,登上封禅之地,远观禅云亭的情景。最后一句"太常具礼方告成"则说明了国家重大祭祀活动的完备与庄重。

整首诗语言庄严,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帝王盛典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初秋夜坐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形式: 古风

咏司马彪续汉志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沈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覈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