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

岁幸丰登连楚越,地非硗薄比渠凉。

雨收甘泽归三印,雷敛神功入五箱。

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天丰收的景象。"九月菊花香",开篇即以菊黄时节烘托出季节之感。"猎子牵黄与臂苍"则是农人在田间劳作的情形,猎子指的是耕田用的牛,牵引着犁地的场景,展示了农事繁忙的画面。

接着"岁幸丰登连楚越"一句,表达了这一年大自然恩赐,以至于粮食丰收,连绵不断,覆盖了广阔的楚越之地。"地非硗薄比渠凉"则形容土地肥沃,不似平常干燥贫瘠的地面,而是像水道般凉爽。

"雨收甘泽归三印"此句表明雨水带来了滋润,化作了土地中的养分。"雷敛神功入五箱"则以雷声象征着天地间的力量,被收藏起来,如同宝贵之物储存于箱中。

最后"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一句,意指农事劳作皆已结束,无需再召唤那些赤身露体的孩子们返回田野,也就是说丰收的喜悦已经达到了顶峰。

整个诗篇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农业社会的丰富与欢乐,以及对自然恩赐的赞美。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三)

金屋无人唤阿连,碧桐依旧绿阶前。

境瞒眼处非关物,事换头时即是天。

秋水岸边凝鹊鹭,晚风枝上沸蜩蝉。

静中阅动浑如此,描画何须倩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二)

高桥第一战功收,从此江沱岁月悠。

顾我壮怀成槁木,令人老泪落荒洲。

西风何处鸡豚社,东里此时鱼蟹秋。

一笑回头便今古,赏心乐事可重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一)

从来此地出高官,绮屋连云画里看。

十里湖光多样好,百年人事几回残。

菰蒲带露枝犹湿,䆉稏逢晴把便乾。

乐岁何妨歌乐职,簿书缠缚敢辞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电掣金蛇跨列岑,秋阳翕忽转秋阴。

俄惊石鼓无停响,坐听檐花不断音。

玉秫已堪供瓮酿,紫螯渐可付庖砧。

一年好处相将近,分外乡情此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