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一)

从来此地出高官,绮屋连云画里看。

十里湖光多样好,百年人事几回残。

菰蒲带露枝犹湿,䆉稏逢晴把便乾。

乐岁何妨歌乐职,簿书缠缚敢辞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并融入了对时间流逝与人世变迁的感慨。"从来此地出高官,绮屋连云画里看"两句,通过描述豪宅连绵如同云中的画境,暗示这里曾经是权贵之家,而今已成为观赏的对象,隐含了对过往荣华不再的感叹。

"十里湖光多样好,百年人事几回残"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湖光的变化无穷,象征着自然永恒而人类活动短暂,"百年人事"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人们生活变迁的一种概括。

接下来的"菰蒲带露枝犹湿,䆉稏逢晴把便乾"两句,是对景物的具体描写。菰蒲即水生植物,这里形容它们在露水中依然湿润,而一旦遇到晴朗天气,便迅速干燥起来。这既是对自然细节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环境变化的敏锐感受。

最后两句"乐岁何妨歌乐职,簿书缠缚敢辞难"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繁忙的官职时,即便心中有无限感慨,也还是要以乐观的心态去接受和享受这个职务。这里的"簿书缠缚"象征着繁琐的文书工作,而"敢辞难"则透露了诗人内心对于逃避这些责任的渴望与不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世事变化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三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电掣金蛇跨列岑,秋阳翕忽转秋阴。

俄惊石鼓无停响,坐听檐花不断音。

玉秫已堪供瓮酿,紫螯渐可付庖砧。

一年好处相将近,分外乡情此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三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雨缶云瓶剖阿香,瀰漫何处辨玄苍。

衰翁憔悴忧三伏,古佛慈悲赐一凉。

但愿有缘乘款段,岂应无梦驾偏箱。

西风谷口秋田熟,休问奇章与赞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其二)

光浮暗室不因虚,冻笔难呵且罢书。

可是羞明宜夜后,何妨等伴到春初。

累茵合念闾阎苦,返棹非于故旧疏。

堪笑老禅功用狭,但能分食饲猿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其一)

不用忧他道路难,浑沦宇宙杳无端。

齐腰若未能逃佛,灭迹何妨且弃官。

节士挺身松柏比,田翁满眼稻粱看。

明年饱吃宣州饭,管取便便此腹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