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力量的赞美之情。
“便向中流出太阳”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中心视角,从江心望去,太阳似乎从水波之中升起,光线与波光交织,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象。紧接着,“兼疑大岸逼浮桑”则描绘出江岸与树木相依的情形,给人一种既坚固又柔和的感觉。
“门前白道通丹阙”中的“丹阙”,常指皇宫,也可能是对远方山峦的美好称呼,这里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遥远之物的向往。而“浪里青山占几乡”则通过水波中反射出的青山,表达了时间流转与空间变迁之间的哲思。
“帆势落斜依浦溆”描绘了一幅帆船在江上缓行的情景,“钟声断续在沧茫”则捕捉到了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与周遭环境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不可预测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宇宙奥秘的感慨。这里,“偏把云霞媚一方”既可理解为大自然不经意间展示出的魅力,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对于某种美好持久存在的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
薄暮停车更悽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少小高眠无一事,五侯勋盛欲如何。
湖边倚杖寒吟苦,石上横琴夜醉多。
鸟自树梢随果落,人从窗外卸帆过。
由来朝市为真隐,可要栖身向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