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禅宗之理的独到感悟。开篇“苍翠岧峣逼窅冥”四字,以浓墨重彩勾勒出层叠的山峦,山势如同巨龙蜿蜒,气势磅礴。紧接着,“下方雷雨上方晴”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对比,上天下地,阴阳互换,形成鲜明的对照。
“飞流便向砌边挂”一句中,流水如同丝线一般细腻,沿着石壁缓缓而下,显示出诗人观察自然之细致。接着,“片月影从窗外行”则是夜景的描写,清冷的月光透过寺庙的窗棂,投射在室内的地面上,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两句,通过驯鹿和野鸟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自然与和谐共处的情景。驯鹿在寺院周围悠然自得,不知是何人所饲养,而野鸟则各自鸣叫,没有人类的干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本真面的场景。
最后,“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两句,以禅者的视角,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认为只有沉浸于禅定之中的修行者,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界万物更新变化的美妙,而不受世间纷争所困扰。千山白发生,则是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的象征,禅者静坐其中,如同观赏一幕幕永恒的风景。
整首诗通过对立鲜明的意象和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佛法理以及超脱尘世追求内在平静的心灵状态的深刻体悟。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
薄暮停车更悽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少小高眠无一事,五侯勋盛欲如何。
湖边倚杖寒吟苦,石上横琴夜醉多。
鸟自树梢随果落,人从窗外卸帆过。
由来朝市为真隐,可要栖身向薜萝。
芸香署里从容步,阳羡山中啸傲情。
竿底紫鳞输钓伴,花边白犬吠流莺。
长潭五月含冰气,孤桧中宵学雨声。
便泛扁舟应未得,鸱夷弃相始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