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暮歌钟宴平乐,黎明车骑过宜春。
身长六尺饥将死,唯是平原厌次人。
此诗描绘了一个对比鲜明的场景,一方面是夜幕低垂时的歌钟宴乐,另一方面是拂晓时分的车骑匆匆。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时间和氛围的活动,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繁华与冷清。
"薄暮歌钟宴平乐"一句,"薄暮"指傍晚时分,"歌钟"是古代宴会中的音乐演奏,"宴"则是宴请宾客的盛大场合。这里展现的是上层社会在夜幕降临之际所享受的奢华生活。
接着,"黎明车骑过宜春"一句,"黎明"指破晓时分,"车骑"形容行走的人群或马匹,"宜春"可能是地名,但此处也可解作春天。这里描绘的是清晨日出之际,人们开始新的一天的忙碌景象。
然而,在这两种不同生活场景中,诗人突出了自己身处的困境:"身长六尺饥将死"一句,"身长六尺"形容自己的高个儿,而"饥将死"则表达了极度饥饿到快要致命的地步。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个人在这繁华与忙碌背后所遭遇的困苦。
最后一句"唯是平原厌次人","唯是"意味着唯一的是,"平原"指广阔的平地,而"厌次人"则形容平凡无奇的人。在这里,诗人自嘲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而不被重视的平常之辈。
通过这四句诗,宋祁巧妙地将个人的困顿与社会生活的大起大落进行了对比,从而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社会感慨和个人悲凉。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桓景全家遂得仙,佩萸吹菊对陶然。
汝南鸡犬缘何事,不似淮王许上天。
鸡檄防边未得休,久停欢酌为前筹。
良辰床赏何忧晚,他日三公尚黑头。
远梦回时路已迷,三更霜月倚楼西。
惊乌有底无穷恨,取向琴中作夜啼。
宝刹虹幡蔽曙霞,中天凝跸转云车。
不妨归路王城远,满袖飞花杂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