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神秘的风气改变着古老的规则,道德衰落无常回归。
纷乱的末世人,鸡鸣时分奔向四方的城门。
只知追求权贵的金马门,却不知隐逸的蓬莱仙山。
年迈之人沉溺于锦绣生活,欢笑歌声从未停歇。
醇酒嘲笑炼丹药,青春少女容颜凋零。
大儒挥洒金钱,醉心于诗书礼乐的世界。
那苍翠的三棵大树,闭眼怎能触及到顶峰。

注释

玄风:神秘风气。
太古:古老时代。
道丧:道德衰落。
无时还:无常回归。
扰扰:纷乱。
季叶人:末世人。
金马门:权贵象征。
蓬莱山:隐逸之地。
白首:年老。
罗绮:锦绣生活。
绿酒:醇酒。
丹液:炼丹药。
青娥:青春少女。
素颜:容颜。
大儒:学问渊博的人。
金椎:比喻金钱。
诗礼:诗书礼乐。
三株树:象征高远目标。
冥目:闭眼。
攀:触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精神状态。开篇“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表达了对远古真理的向往和现实中正道迷失的感慨。“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则描写了人们在尘世中的忙碌与奔波。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一句,通过对宫廷荣华(金马门)与仙境美好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仙界的向往。接下来的“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则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乐的态度。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此处诗人通过饮酒和仙女的形象,表现了对永恒美丽和醉生梦死状态的追求。而“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则展现了诗人以大儒自居,对诗歌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

最后,“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寄寓于自然的境界。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想象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由、仙境和永恒之美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风(其三十二)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古风(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风(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荅言楚徵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