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柱国寺

皇帝施钱修此院,半居天上半人间。

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

松柏自穿空地少,川原不税小僧闲。

行香天使长相续,早起离城日午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皇上出资修建这座寺,它座落于似天似人间。
红色楼梯悄悄延伸至三层楼阁,古老佛像旁斜映着山的一面。
松树柏树自然穿透稀疏的空地,河流平原无需税收让小和尚清闲。
进香的使者络绎不绝,清晨离城直到午后才返。

注释

皇帝:指古代中国的君主。
施钱:捐赠金钱。
此院:这座寺庙。
天上:形容位置高或神圣,如同在天界。
人间:指世俗世界。
丹梯:红色的楼梯,常指寺庙中的华丽阶梯。
暗出:悄悄延伸。
三重阁:三层的楼阁。
古像:古老的佛像或神像。
一面山:形容山景如同画卷展开在一旁。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象征坚韧和长寿。
自穿:自然生长穿透。
空地少:表示树木茂密,空地不多。
川原:河流与平原。
不税:不需要交税。
小僧:年轻的和尚。
闲:清闲、悠闲。
行香:进香,宗教仪式中持香礼拜。
天使:这里可能指的是朝廷派遣的使者。
长相续: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早起:清晨出发。
离城:离开城市。
日午还:直到中午才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寺院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开篇"皇帝施钱修此院,半居天上半人间"两句,表明这座寺院得到了皇家的资助,其位置选在接近天空之地,显得庄严而超凡脱俗。

接着"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寺院的建筑特点。丹梯,即朱红色的楼梯,从深处延伸而出,通往高耸的三层殿阁;古像指的是佛像或其他雕刻,这些古老的艺术品似乎与山体融为一体,显示出自然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生。

"松柏自穿空地少,川原不税小僧闲"两句,描绘了寺院周围的自然环境。松柏自行生长于稀疏的地面,而川流平原也不需要收取田税,因为这里的小和尚们过着一种安宁而悠闲的生活。

最后"行香天使长相续,早起离城日午还"两句,则表现了寺院中宗教仪式的盛况。行香是佛教的一种礼仪,天使在这里代指执事僧人,他们不停地进行着这种宗教活动;而小和尚们则在清晨离开城市,在太阳当空时返回,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寺建筑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们日常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既神圣又宁静的世界。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题裴处士碧虚溪居

鸟声真似深山里,平地人间自不同。

春圃紫芹长卓卓,暖泉青草一丛丛。

松台前后花皆别,竹崦高低水尽通。

细问来时从近远,溪名载入县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薛二十池亭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太清卢道士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王枢密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

脱下御衣先赐著,进来龙马每教骑。

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