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其二)

摇摇离绪不能持,满郡花开酒熟时。

羞听黄莺求善友,强随绿柳展愁眉。

隔云故国山千叠,傍水芳林锦万枝。

圣主未容归北阙,且将勤俭抚南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心中摇曳着难以抑制的离别之情,正值满城花开、美酒醇香之时。
不愿听见黄莺向善友求欢的叫声,勉强随着绿柳舒展愁苦的眉头。
隔着云层遥望故乡的千重山峦,河边的美丽树林如锦绣万枝。
圣明的君主不允许我回归北方朝廷,暂且以勤俭之策安抚南方的百姓。

注释

摇摇:摇摆不定。
离绪:离别的情绪。
持:控制。
满郡:全郡。
花开:花朵盛开。
酒熟:酒酿熟了。
羞听:不愿听到。
黄莺:鸟名,声音悦耳。
善友:友善的朋友。
强随:勉强跟随。
绿柳:绿色的柳树。
愁眉:愁苦的眉头。
隔云:隔着云层。
故国:故乡。
山千叠:山峦重叠。
傍水:靠近水面。
芳林:美丽的树林。
锦万枝:如锦绣般繁茂。
圣主:圣明的君主。
未容:不允许。
归:回归。
北阙:朝廷。
勤俭:勤勉节俭。
抚:安抚。
南夷:南方的民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摇摇离绪不能持,满郡花开酒熟时。" 这两句写出春日游园的情景,其中“摇摇”一词形容花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动传神,而“离绪”则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满郡花开酒熟时"则是对春日景色的描写,充满了季节感。

接着,“羞听黄莺求善友,强随绿柳展愁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羞听黄莺求善友"中“羞听”二字传递了一种隐约的情感,似乎在暗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强随绿柳展愁眉”则是诗人在面对春天美景时仍然无法释怀心中的忧伤。

"隔云故国山千叠,傍水芳林锦万枝。"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思念。“隔云故国”四字,通过“隔云”二字营造了一种遥远而又模糊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对于故土的无限眷恋。而"傍水芳林锦万枝"则是对家乡美景的描绘,通过“锦万枝”来形容春天树木繁茂的景象。

最后,“圣主未容归北阙,且将勤俭抚南夷。” 这两句诗表达了政治无奈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圣主未容归北阙"暗示着诗人希望回到朝廷,但时世不允许。而“且将勤俭抚南夷”则是诗人在无法实现个人理想的情况下,转而寄托于对南方边疆的关怀和治理之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春日游园的情景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政治现实的无奈和个人理想的渴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81)

刘兼(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霄

春云春日共朦胧,满院梨花半夜风。

宿酒未醒珠箔捲,艳歌初阕玉楼空。

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苏秦道不同。

再取素琴聊假寐,南柯灵梦莫相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其二)

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

梦回故国情方黯,月过疏帘夜正凉。

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奈隔年光。

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诫是非

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

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

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文英大师

屈指平阳别社莲,蟾光一百度曾圆。

孤云自在知何处,薄宦参差亦信缘。

山郡披风方穆若,花时分袂更凄然。

摇鞭相送嘉陵岸,回首群峰隔翠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