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二)

剡曲莲池彻底清,即驰隽轨上蓬瀛。

抽黄媲白羞时学,渍墨磨丹勘旧经。

彤陛奏言殚荩直,玉皇动色赏忠精。

胸中列宿舒芒耀,藜火光分太乙星。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剡溪弯曲的莲花池水清澈见底,我立刻驱车驶向仙境般的蓬莱和瀛洲。
感叹自己技艺不足,无法与黄白之色相提并论,研磨墨汁,仔细研读古籍。
在红砖宫殿中,我竭尽忠诚直言进谏,使玉帝也为我的忠贞所动容。
胸中满载星辰,光芒四射,犹如藜火之光,照亮了太乙星的光辉。

注释

剡曲:形容溪流曲折。
莲池:莲花池塘。
彻底清:非常清澈。
即驰:立刻驱车。
隽轨:优美的道路。
蓬瀛:传说中的仙岛蓬莱和瀛洲。
抽黄媲白:自谦技艺不如黄白(指高超的技艺)。
渍墨磨丹:研磨墨汁,比喻深入学习。
勘旧经:研究古老的典籍。
彤陛:红色的宫殿台阶。
殚荩直:竭尽忠诚直言。
玉皇:道教神话中的天庭主宰。
赏忠精:赞赏忠诚和精诚。
胸中列宿:心中如同星宿般璀璨。
舒芒耀:光芒四射。
藜火:古代用藜草照明的火。
太乙星:道教中的天神之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即将启程前往广东的场景,充满了对知识与忠诚的追求和赞美。

“剡曲莲池彻底清”表达了水清至极的莲池之景,象征着心灵的澄净。紧接着,“即驰隽轨上蓬瀛”则描绘出行者即将踏上旅程的紧迫氛围。

“抽黄媲白羞时学”和“渍墨磨丹勘旧经”两句,展示了学者的勤奋与对知识的追求。他们珍视书籍,如同对待宝贵的丹药一样,通过研读古籍来增长见识。

“彤陛奏言殚荩直”一句中的“彤陛”指皇帝面前红色的台阶,这里暗示了学者有机会向最高统治者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着,“玉皇动色赏忠精”则表明皇帝对忠诚之士的赏识与赞扬。

最后,“胸中列宿舒芒耀,藜火光分太乙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学者内心世界的广阔无垠和精神世界的璀璨夺目。这里的“列宿”指的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而“太乙星”则是一种吉祥之星,常用以象征帝王或圣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学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忠诚和精神追求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一)

闽州长者旧家声,德厚流光产俊英。

火玉精神充户牖,国兰誉谞播炉亭。

临轩初试董晁策,抗对专寻濂洛盟。

胪句一传喑万马,祥云五色捧魁星。

形式: 七言律诗

闻倪尚书赴诏

老倪昔以戆去国,时无一语为王留。

自从医国失扁鹊,民之瘼矣矧可瘳。

满朝争慕舌为柔,忍耻戴天事世仇。

间有一念及王事,祇能低头效楚囚。

汉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

夷甫清谈倡薄俗,坐视平陆沉神州。

残寇六年污京汴,群鱼假息釜中游。

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机会忍不投。

顾盼左右求所倚,张仲孝友吾故侯。

亟下一纸起高卧,明堂一柱清庙球。

书生闻诏喜不寐,江左有人吾何忧。

翻思死者不可生,谁为中兴壮其猷。

未必军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除夜共蒋力父有秋宿南浦馆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灯课了送穷文。

对床共听巴山雨,入梦休思巫峡云。

好整衣冠朝北阙,新栽桃李属东君。

平明各把菱花看,黄上眉间已十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除夜宿江下逆旅呈甥陈宗器

在家随俗坐守岁,逆旅无聊卧向晨。

旧隐荒凉栖鹤怨,端门邂逅画鸡新。

知非早似蘧伯玉,将贵谁欺朱买臣。

幸自樽中留得酒,与君随分庆长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