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一)

闽州长者旧家声,德厚流光产俊英。

火玉精神充户牖,国兰誉谞播炉亭。

临轩初试董晁策,抗对专寻濂洛盟。

胪句一传喑万马,祥云五色捧魁星。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福建地区的世家大族久负盛名,他们的美德像江河一样流淌,培育出众多杰出的人才。
家族中人充满活力,如火玉般光彩照人,他们的声誉和智慧如同兰花般在家中广为流传。
在朝廷上初次展示才华,如同董晁的策略般犀利,他们坚定地追寻着濂洛学派的学术传统。
他们的言论一出,如同哑马群中的回响,声名远扬;吉祥的五色彩云托举着他们,象征着魁首之位。

注释

闽州:古地名,今福建省的别称。
长者:指世家大族中的长辈。
火玉:形容人的精神焕发,如火般炽热。
国兰:比喻家族的声誉,如国家珍稀的兰花。
董晁策:董晁,人名,此处借代有才华的对策。
濂洛盟:指南宋理学家周敦颐(濂溪)、程颢(明道)和程颐(伊川)的学术思想。
胪句:形容声音洪亮,如众马齐鸣。
魁星:古代科举考试中象征状元的星宿。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迈所作,名为《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黄殿讲成父赴任广东时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闽州长者旧家声,德厚流光产俊英。” 这两句表达了黄氏家族在闽州(今福建地区)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他们家族中人才辈出、品德高尚的情况。这里的“长者”指的是有德行的人,或者是族中的长老。

接下来的“火玉精神充户牖,国兰誉谞播炉亭。” 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氏家族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情景。“火玉”喻指珍贵而明亮的品质,“国兰”则是高洁的象征,这里用以赞美黄殿讲成父的人格和学问。

“临轩初试董晁策,抗对专寻濂洛盟。” 这两句记叙了黄殿讲成父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和其人品学识所获得的认可。董晁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提及其名,是为了显示黄殿讲成父学问渊博,能够与古代文人相媲美。

“胪句一传喑万马,祥云五色捧魁星。” 这两句则是对黄殿讲成父未来仕途的预祝和美好愿望。“胪句”指的是优美的诗文流传,“喑万马”形容其影响力广泛无边;“祥云五色捧魁星”则是用祥瑞的彩云捧起五色的云气,象征着吉庆和繁荣,以及对黄殿讲成父能够达到更高的官职(如同捧起璀璅之星)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赴任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闻倪尚书赴诏

老倪昔以戆去国,时无一语为王留。

自从医国失扁鹊,民之瘼矣矧可瘳。

满朝争慕舌为柔,忍耻戴天事世仇。

间有一念及王事,祇能低头效楚囚。

汉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

夷甫清谈倡薄俗,坐视平陆沉神州。

残寇六年污京汴,群鱼假息釜中游。

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机会忍不投。

顾盼左右求所倚,张仲孝友吾故侯。

亟下一纸起高卧,明堂一柱清庙球。

书生闻诏喜不寐,江左有人吾何忧。

翻思死者不可生,谁为中兴壮其猷。

未必军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除夜共蒋力父有秋宿南浦馆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灯课了送穷文。

对床共听巴山雨,入梦休思巫峡云。

好整衣冠朝北阙,新栽桃李属东君。

平明各把菱花看,黄上眉间已十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除夜宿江下逆旅呈甥陈宗器

在家随俗坐守岁,逆旅无聊卧向晨。

旧隐荒凉栖鹤怨,端门邂逅画鸡新。

知非早似蘧伯玉,将贵谁欺朱买臣。

幸自樽中留得酒,与君随分庆长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宁宗皇帝章六首(其五)

忧治勤宵旰,生经爽鼎铏。

玉卮临瑞节,画翠怆昕廷。

草木秋零落,乾坤昼晦冥。

扶持宗社计,列圣在天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