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三日池上小立

今日天气暖,已似三月春。

经冬雨雪少,风起辄生尘。

道人幽行倦,树下一正巾。

流水见两鬓,一笑叹我身。

日光堕木叶,满沼黄金鳞。

白云行其间,游鯈动奫沦。

偶然景与遇,亦足适吾真。

人生会心处,何必穷其滨。

芸芸黄埃中,勿语行道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初春时节,在池边所见的一幅生动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首句“今日天气暖,已似三月春”,点明了季节转换,温暖的天气仿佛提前迎来了春天的气息。接着,“经冬雨雪少,风起辄生尘”描述了冬季过后,大地逐渐恢复生机,但仍有少许冬日的痕迹,如偶尔的微风带起尘土。

“道人幽行倦,树下一正巾”则引入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或许是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流水见两鬓,一笑叹我身”两句,通过流水映照出隐士的两鬓斑白,以及他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的人文色彩。

“日光堕木叶,满沼黄金鳞”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金黄色的波光粼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白云行其间,游鯈动奫沦”则进一步渲染了池塘的美丽,白云在水面漂浮,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偶然景与遇,亦足适吾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认为即使短暂的相遇也足以满足内心的真谛。而“人生会心处,何必穷其滨”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并不在于追求物质或名利,而在于心灵的感悟与体验。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山家阻雨得晴出郊

山家半月留,坐待雨声住。

东风入我檐,领客村南去。

晴光著天壤,生意欲飞舞。

野禽拂清涟,杂花满幽树。

回首西冈麦,十里绿如雨。

新年今日佳,复足济胜具。

儿时所经过,仿佛犹可睹。

穿深过乱峰,意与仙境遇。

白云行洞口,枯木记归路。

安知山间人,不讶余何故。

形式: 古风

早行值雨

濒江夜不寐,舟客声可怪。

飕飕篁竹动,沙水辄澎湃。

晨征路泱莽,春泥踏行蟹。

江空雾连山,隔手已为海。

古木夹道边,宿雨惊我盖。

我行亦何为,益信劳大块。

平生青藜杖,至此始足赖。

天地稍向明,云来复如黛。

平田万白珠,欲攫不可待。

奇变固可观,跋涉良可慨。

作诗寄我友,要使心目会。

何时终南山,卧听响窗外。

形式: 古风

园亭夜饮

酒酣爱花香,三嗅餐欲既。

春风心骨软,狂歌发永欷。

却念坐间人,谁共此时意?

形式: 古风

池亭即景

小亭扫芳径,幽鸟语初暖。

坐攲阶草柔,行避径条短。

水光与花影,历历明不乱。

疾风忽翻林,落红半池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