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阻雨得晴出郊

山家半月留,坐待雨声住。

东风入我檐,领客村南去。

晴光著天壤,生意欲飞舞。

野禽拂清涟,杂花满幽树。

回首西冈麦,十里绿如雨。

新年今日佳,复足济胜具。

儿时所经过,仿佛犹可睹。

穿深过乱峰,意与仙境遇。

白云行洞口,枯木记归路。

安知山间人,不讶余何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雨困于山家半月后,终于等到雨停,走出郊外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山家半月留,坐待雨声住”,写出了诗人被雨困在山家的漫长等待,静候雨停的心情。接着“东风入我檐,领客村南去”描绘了雨后初晴,东风吹入屋檐,引领着客人向村南走去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晴光著天壤,生意欲飞舞”一句,将阳光洒满大地的景象比喻为万物生机勃勃,仿佛要翩翩起舞,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活力。

“野禽拂清涟,杂花满幽树”则通过描写野鸟轻拂水面,花朵布满幽静树木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回首西冈麦,十里绿如雨”以麦田的绿色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远处麦田的广阔与生机,与前文的“十里绿如雨”相呼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新年今日佳,复足济胜具”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带着满足与期待的心情。

“儿时所经过,仿佛犹可睹”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童年记忆的珍视。

“穿深过乱峰,意与仙境遇”则表达了诗人穿越深山,偶遇仙境般的感受,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白云行洞口,枯木记归路”描绘了白云飘过山洞入口,枯木记录着回程的道路,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旅程与归途。

最后,“安知山间人,不讶余何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人的疑惑与好奇,或许他们对诗人的突然出现感到惊讶,也可能是对诗人心境的不解,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早行值雨

濒江夜不寐,舟客声可怪。

飕飕篁竹动,沙水辄澎湃。

晨征路泱莽,春泥踏行蟹。

江空雾连山,隔手已为海。

古木夹道边,宿雨惊我盖。

我行亦何为,益信劳大块。

平生青藜杖,至此始足赖。

天地稍向明,云来复如黛。

平田万白珠,欲攫不可待。

奇变固可观,跋涉良可慨。

作诗寄我友,要使心目会。

何时终南山,卧听响窗外。

形式: 古风

园亭夜饮

酒酣爱花香,三嗅餐欲既。

春风心骨软,狂歌发永欷。

却念坐间人,谁共此时意?

形式: 古风

池亭即景

小亭扫芳径,幽鸟语初暖。

坐攲阶草柔,行避径条短。

水光与花影,历历明不乱。

疾风忽翻林,落红半池满。

形式: 古风

午坐

今日频送客,兀坐心未定。

午倦睡适来,鸟语偏满听。

昏昏半人世,隔屋喧笑竞。

恼我彼不期,阅动正在静。

清风白昼永,庭影乱复正。

悠悠无与言,起步林东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