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即景

小亭扫芳径,幽鸟语初暖。

坐攲阶草柔,行避径条短。

水光与花影,历历明不乱。

疾风忽翻林,落红半池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池边亭子周围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

首句“小亭扫芳径”,描绘了一幅整洁的小亭映衬着铺满鲜花的小路的画面,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幽鸟语初暖”一句,通过鸟儿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温暖而和谐。

“坐攲阶草柔,行避径条短”两句,细腻地刻画了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和休息的情景。坐在柔软的台阶上,身体轻轻倚靠,周围是柔软的草地;行走时,需要避开低矮的树枝,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水光与花影,历历明不乱”描绘了水面反射出的光芒与花朵的倒影清晰可见,两者交织在一起,既明亮又有序,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最后,“疾风忽翻林,落红半池满”两句,以疾风吹动树林,树叶沙沙作响,同时花瓣随风飘落,一半落入池中,形成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丰富性。疾风的突然到来,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但并未破坏整体的和谐氛围,反而增添了季节变换的自然韵律。

整首诗通过对池边亭子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以及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午坐

今日频送客,兀坐心未定。

午倦睡适来,鸟语偏满听。

昏昏半人世,隔屋喧笑竞。

恼我彼不期,阅动正在静。

清风白昼永,庭影乱复正。

悠悠无与言,起步林东径。

形式: 古风

援笔

落日池上饮,荷花醉于人。

清风吹人衣,玉笙彻秋旻。

酒酣起绝叫,游子不念贫。

平生阮嗣宗,定胜石季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赋小松树

何时始移根,今日已映坐。

沐露欲五寸,出草先几个。

林深带宿润,湑湑垂白唾。

欣然千丈意,郁勃不可挫。

我无定居地,此计恐成蹉。

他年欲待阴,日月当已过。

桑麻要生养,文字迫寒饿。

柳传未可学,泛书真足课。

如何抱空疏,矧复习痴惰。

嗜饮此山水,五岁饱高卧。

君看重来时,风雨夜相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游崇福寺

我斋不盈丈,面壁兀若顽。

出门天地阔,旷如脱牢关。

青童迎相揖,笑报山僧还。

婆娑三四客,竟日长松间。

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閒。

谁当千载后,如我坐兹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