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

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

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

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常常怀念那南庄的美景,不知你何时会驾车前来游玩。
竹廊下的美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春风拂过柳桥头时,又让人如何能忍耐。
冰雪融化后看到水铺满大地,雪后初晴山峦尽收眼底如在楼阁之中。
如果等到春意正浓才一同欣赏,那时黄莺残花,反而使人感到忧愁。

注释

南庄: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轩车:古代的一种高大的马车,这里代指交通工具。
竹廊:由竹子建造的走廊,常用于园林或庭院。
柳桥:种植柳树的桥梁。
冰消见水:冰雪融化,水面显现。
雪霁:雪后放晴。
春深:春天晚期。
莺残花落:黄莺声渐稀,花朵凋零。
堪愁:令人感到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深切怀念和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诗人通过借问轩车的早晚游乐,表达自己对于南庄胜地的向往之情。在“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中,诗人用“难忘”和“争奈”两词,生动传达了对美好风光的留恋和无法释怀的情感。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冰消水多、雪霁山入楼,都透露出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但诗人的心中却不无惆怅,因为他担忧若等到春深才去欣赏,恐怕那时莺花已残,美景已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这正是白居易擅长的田园诗风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抒发个人情怀,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早春忆微之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梁园不到一年强,遥想清吟对绿觞。

更有何人能饮酌,新添几卷好篇章。

马头拂柳时回辔,豹尾穿花暂亚枪。

谁引相公开口笑,不逢白监与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

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

进士粗豪寻静尽,拾遗风采近都无。

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早春晚归

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

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

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

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