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一冬祇辨作严寒,剪水飞花事竟难。

闭户不知春意动,扑窗忽觉雨声乾。

颇闻万事正云集,何处一蓑如画看。

但喜畦蔬得苏醒,从今小摘有馀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整个冬天只觉得冷冽无比,如同剪裁的水和飞舞的花朵都变得艰难。
关上门窗,不觉春天的气息已悄然临近,突然间窗外的雨声变得干燥起来。
听说世间万物都在蓬勃生长,哪里才能找到一幅如诗如画的蓑衣景象。
只欢喜菜园里的蔬菜复苏,从此每天的小收获都能带来满满的喜悦。

注释

祇:仅仅。
辨:分辨。
严寒:极冷的天气。
剪水:形容雨滴像剪裁过的水珠。
飞花:飘落的花瓣。
闭户:关门不出。
春意动:春天的到来。
扑窗:突然拍打窗户。
乾:干燥。
万事:所有的事情。
云集:蓬勃发展。
一蓑:一件蓑衣。
如画:如诗如画。
畦蔬:菜园中的蔬菜。
苏醒:恢复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天的雪花飞舞,给人带来一种意外之美。"一冬祇辨作严寒,剪水飞花事竟难"中,“祇”字用得极妙,表明时间已经很长,而“剪水飞花”形容雪花如同刀剪切割而下,既表现了雪的轻盈,也描绘出它的猛烈。

接下来“闭户不知春意动,扑窗忽觉雨声乾”则写出了诗人对外界变化的一种无意识和突然的发现。这里的“春意”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生机勃发,而是通过雪花来体现春天的特殊气息。

"颇闻万事正云集,何处一蓑如画看"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室内走向窗外,诗人听说世间万物都在这场雪中得到了洗礼,而自己却能在某个地方找到如同绘画般美丽的景致。

最后,“但喜畦蔬得苏醒,从今小摘有馀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小确幸。这里的“畦蔬”指的是庭院中的草本植物,它们在雪中得到滋润之后变得更加鲜活,而诗人也因此感到了一种小小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答术者

贤关夙多士,子独抱遗经。

衣尚旧时褐,眼谁今日青。

直须行万里,未许赴三星。

会友诵佳句,等閒生鹤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长江图

汉川影落鹦鹉洲,金山钟到多景楼。

老龙几载卧寒碧,中间不断万古流。

晚来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叶舟。

舟移岸转知何处,离离烟草令人愁。

说与渠侬莫倚柁,转帆别浦盍少休。

此图此景俱可惜,展玩不足空白头。

家在江水发源处,何时还我旧菟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

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

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

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

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

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

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

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

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

采芑复采芑,我田自新美。

那似斥卤滨,弥望荒白苇。

短园围败屋,不见花药丽。

赖此小窗明,晴光开霮䨴。

日长书好读,所讲先孝悌。

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

后池蒲稗深,竟日群蛤吠。

也勿向池边,照影如孔翠。

低头勤笔砚,翻墨满裾袂。

男儿十四五,年纪非幼稚。

不妨笑阿翁,愦愦长如醉。

先生有雪霜,严威不汝霁。

今朝发长吟,闭门苦觅句。

老年谢丸药,殆似陈无己。

区区古人心,今人知者几。

平生颍川教,不作功名计。

但令本根在,浮华终易燬。

形式: 古风

次本斋韵(其一)

七十八春华发老,斡旋文鼎力犹堪。

品题人物多成传,管领溪山尽属衔。

了不安排方是适,本无全缺又何惭。

誇传析国睢阳冠,五字新诗落枕函。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