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佳期。
春水人归后,东田花尽时。
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
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名为《送夏侯审》。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自己的朋友夏侯审,而这种送别的情景常常蕴含着对友情和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慨。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佳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谢公(可能是另一位朋友)的日常交往和询问对方何时有空共度美好时光。这里的“佳期”指的是可以一同出游或者聚会的良辰美景。
“春水人归后,东田花尽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结束、人们返乡而花朵凋零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也象征着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带来的离别。
“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等待明月时的悠闲情态,以及他在游乐中以欢快的心情赋诗。这种情景与前两句的离愁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这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的旅途,以及那些山峦如何在他的梦境和思绪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流逝以及自然界变化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后辈传佳句,高流爱美名。
青春事贺监,黄卷问张生。
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马行。
此回将诣阙,几日谏书成。
少年为长史,东去事诸侯。
坐觉千闾静,闲随五马游。
行人楚国道,暮雪郁林州。
他日知相忆,春风海上楼。
上客佩双剑,东城喜再游。
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
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知君不久住,汉将扫旄头。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
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
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
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