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监军李判官

上客佩双剑,东城喜再游。

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

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知君不久住,汉将扫旄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名为《送监军李判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

“上客佩双剑,东城喜再游。” 这两句描绘了李判官即将启程的场景,他佩带着双剑,显示出一副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诗人表达了对于这次离别和重逢的喜悦之情。

“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 这两句则是对李判官过去与张博望共同经历过的事情,以及他即将面临的新的任务——在郑州担任长秋县(今河南省郑州市)令的情形做了交代。

“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李判官行军时的情况,他的马匹在水中留下了金色的镫铃声,而他则用锦衣去抵御飘逸的风,展现了一种不畏艰险、英姿飒爽的气概。

“知君不久住,汉将扫旄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判官即将离别以及他未来的征战生涯的预感。"汉将扫旄头"中的"旄头"指的是古代将领头戴的饰物,这里暗示着战争和征途上的艰辛。

总体而言,韩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未来征战生涯的祝福。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英雄辈出的赞美之情。在唐代,这样的送别诗颇为常见,它们体现了古人对于朋友、同僚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壮志未酬者的一种关怀和期待。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秘书谢监赴江西使幕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

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

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

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郭赞府归淮南

骏马淮南客,归时引望新。

江声六合暮,楚色万家春。

白苧歌西曲,黄苞寄北人。

不知心赏后,早晚见行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高别驾归汴州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沈醉百花前。

身随玉帐心应惬,官佐龙符势又全。

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汶阳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高员外赴淄青使幕

远水流春色,回风送落晖。

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

山驿尝官酒,关城度客衣。

从来赤管笔,提向幕中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