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嚣,找到一片清净之地的心境。而"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是高官厚禄也抵不过心灵上的轻松自在。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两句展示了诗人清晨醒来,不急不徐地整理着自己,而这种从容不迫的状态与平日里匆忙的生活形成对比,显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最后,"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则是诗人在向有见识的人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了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态的向往,就像游鱼依然记挂着它们曾经生活过的旧水潭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传递出一种超越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
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
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