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

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迎接春天的到来,因蒙恩惠雪花飘落
恩泽如同银河之水滋润大地,花朵在阳光下竞相绽放
没有亲眼见到丰年的吉祥景象,怎能知晓治理国家的才能
如果把雪花比作调料,我愿它是调和梅香的美味

注释

迎气:迎接节气。
当春至:正值春天来临。
承恩:承受恩惠。
喜雪来:欢喜雪花的到来。
润:滋润。
河汉:银河。
下:落下。
花逼艳阳开:花朵在阳光下盛开。
丰年瑞:丰年的吉祥象征。
燮理才:治理国家的才能。
撒盐:比喻雪花。
拟:比拟。
愿糁:希望像……一样。
和羹梅:调和梅子的羹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雪景图。开篇“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对意外降临的雪花的喜悦。在古代文化中,雪常被赋予吉祥之义,这里的“承恩”二字暗示了这种寓意。

接着,“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雪水融融、春色初绽的情景。这里的“河汉”指的是天上的银河,而“花逼艳阳开”则是说春日之阳光透过花朵,显得格外明媚。

第三句“我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诗人自谦没有看到丰收的瑞象,却不知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此处“燮理”指的是烹饪,意指诗人的才华犹如烹饪美食一般。

最后,“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诗人以撒盐比喻自己的文学创作,如同厨师调味一般希望能与张丞相的文学才能相媲。这里的“愿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而“和羹梅”则是在赞美对方文采如春日梅花般清新脱俗。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还通过对雪的描写和烹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文学才华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

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

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