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珠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皇宫内举办的盛大宴会,通过鲜活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享乐。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那一刻的欢愉气氛,将之转化为美妙的文字。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一句,表达了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同伴共同游赏的愿望。这里的“明光”指的是晴朗的天气,而“结伴游”则暗示了一种社交和共享美好的情趣。
接下来的"春风开紫殿,天乐下珠楼",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宫廷建筑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举办的宏伟场所。春风不仅唤醒了大地,也为这座豪华的紫色宫殿带来了生机,而“天乐”则是指在宴会中奏响的仙乐,它从装饰精美的珠楼中飘落,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息。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一句,则把视角转移到了宴会中的表演者。这里的“艳舞”展示了舞者的技艺和魅力,而“娇歌半欲羞”的描述则传达了一种含蓄而不失风情的艺术表现。
最后,“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那晚宴会中宫女们的同情和欣赏。他们在这美丽的花月之夜中,以一种含羞的态度隐藏着钩弋(古代宫廷女子常用以钩弋玩耍),这种描写既展现了女性的娇媚,也映衬出了宴会的温馨与浪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示了李白特有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同时也让读者得以窥见唐代宫廷生活的一隅。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綵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綵毬。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
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送君从此去,回首泣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