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才见写陋容

潦倒形骸山上樗,每经风雨辄凋疏。

劳君为写支离状,异日长看老病初。

落笔纵横中自喜,赋形深稳妙无馀。

偶然挂壁低头笑,俱幻何妨彼亦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形容枯槁如同山上的樗木,每当风雨袭来就更加凋零稀疏。
劳烦您为我描绘这破碎的模样,日后长久地观看,就像初次看到衰老和疾病。
我在挥毫泼墨间感到自得其乐,塑造的形象深沉稳固,精妙无比。
有时作品挂在墙上低头微笑,既然一切都是虚幻,那又何妨它们也如此呢。

注释

潦倒:形容生活困顿,不得志。
山上樗:比喻自己境遇不佳,如同樗木生长在山上。
支离状:形容身体或精神状态的破碎、不完整。
长看:长久地观看,暗示对自身状况的反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张秀才见写陋容》。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的潦倒形象,比喻为山上的樗木,经受风雨后愈发凋零稀疏。他对朋友为他描绘的落魄面貌感到欣喜,赞赏对方笔下的形象生动而深沉,没有多余雕琢。诗人低头看到画像,自我解嘲地笑言,既然一切都是幻象,那么自己的困境与画中的形象又有何区别,都如同梦幻一般,不妨视作同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自省。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张恕寺丞益斋

人生不读书,空洞一无有。

羡君常斋居,散帙满前后。

开编试寻绎,阅岁行自富。

从横画图出,次第宫商奏。

汪洋畜江河,眇莽包林薮。

兴亡数千岁,络绎皆在口。

顾念今所知,颇觉前日陋。

我家亦多书,早岁尝窃叩。

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

经年谢宾客,饥坐失昏昼。

堆胸稍蟠屈,落笔逢左右。

乐如听钧天,醉剧饮醇酎。

自从厌蓬荜,误逐功名诱。

初心一漂荡,旧学皆榛莠。

失足难遽回,抚卷长自诟。

幸君无事年,谓可终身守。

春耕不厌深,秋穫当自受。

金玉或为灾,诗书岂相负。

形式: 古风

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其一)

昔日高僧今白衣,人生变化定难知。

故人相见不相识,空怪解吟无本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张嘉祐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

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

尔来二十年,未尝变寒温。

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来一笑喜,但恐笑我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李方叔新宅

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

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

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盘桓。

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李君虽贫足图史,旋凿明窗安净几。

闭门但办作诗章,好事时来置樽俎。

我恨年来不出门,不见君家栋宇新。

心安即是身安处,自揣头颅莫问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