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九酝美,侑以八品珍。
除瘴去热恼,与茶不相亲。
满月堕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
定论得公诗,雅号知凝神。
执持甘露碗,未觉有等伦。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
危楼与世隔,万事不及唇。
成公方坐啸,赏此玉花匀。
收杯未要忙,再试晴天云。
开口得一笑,兹游念当频。
闭眼归默存,助发梨枣春。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莫竭,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稽首苏耽仙,乘云去无迹。
尚留橘井在,与世除狂疾。
谁能不饮此,识味亦可录。
坐令郑玄牛,亦抱荆山玉。
伟哉稚川裔,神交接朝夕。
游戏及小道,造化入大笔。
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岂其橘井助,本自同仙箓。
坐中子刘子,知是当日客。
书悬元和脚,语经建康力。
先我登公门,不数鸷鸟百。
曾挹两仙袖,自然生羽翼。
嗟我无长才,学架屋下屋。
诗虽两牛腰,事亦几蛇足。
已穷犹不悔,政荷师友德。
文盟傥许予,幸不疑籍湜。
退之送穷穷不去,乐天待富富不来。
政须青山映白发,顾著皂盖争黄埃。
何如父子共一壑,庞家活计良不恶。
阿奴况自不碌碌,白鸥之盟可同诺。
三间瓦屋亦易求,著子东头我西头。
中间共作老莱戏,世上乐复有此不。
问梦膏肓应已瘳,归来归来无久留。
竹林步兵非俗流,为道此意思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