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七月二十七日入京》。诗中表达了诗人重返京城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联“十年裘马恋京华,此日重来迹未赊”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十年后,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心中既有对往昔时光的眷恋,也有对未知未来的期待。这里的“裘马”借指奢华的生活,“京华”则代表繁华的京城,诗人以这种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他对京城的深厚情感。
颔联“尺五仍瞻垂衮处,寻常犹记典衣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站在京城的某个高处,仿佛还能看到皇帝的龙袍(“垂衮”),这既是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也是对过去在京城生活点滴的回忆。“寻常犹记典衣家”,则暗示了诗人曾经为了生活而典当衣物的经历,体现了他对过往艰辛生活的记忆。
颈联“尧年拟效华封祝,汉使真乘博望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他希望能够像古代的圣君尧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如同汉代使者张骞乘槎出使西域,探索未知世界。这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蕴含着对现实的反思。
尾联“独有故交零落尽,西风回首不胜嗟”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感叹于旧日好友的离散,面对西风中的京城,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息。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重返京城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回忆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