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

衾裯一夜冷于冰,雪事心知作得成。

自起穴窗看不见,却来攲枕听无声。

下床走报童心喜,开户惊呼老眼明。

晴日垂檐白银塔,怪奇亦复可怜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被窝一夜比冰还冷,预感大雪即将降临。
自己起身打开窗户,却什么也看不见,只能侧耳倾听无声的世界。
下床后,看到报童心中欢喜,打开门时惊讶地发现眼前一片明亮。
晴天里,屋檐挂着如银的冰凌,奇特又引人怜爱。

注释

衾裯:被子和睡衣。
冷于冰:比冰还冷。
雪事:下雪的事情。
作得成:即将发生。
穴窗:破洞或小窗。
看不见:视线无法穿透。
攲枕:斜倚枕头。
无声:没有声音。
走报童:报童跑来。
心喜:心里感到高兴。
开户:打开房门。
老眼明:视力突然变好。
垂檐:屋檐下垂。
白银塔:比喻冰凌像银塔。
怪奇:奇特。
可怜生:引人怜爱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后所见的雪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衾裯一夜冷于冰",形象地写出夜晚寒气侵人,被子和床单都变得冰冷如冰。次句"雪事心知作得成",暗示诗人预感到外面下了大雪,内心充满期待。

第三句"自起穴窗看不见",诗人起床特意去凿开窗户,只为一睹雪景,但因为雪太大,视线受阻。第四句"却来攲枕听无声",他转而躺在床上倾听雪落的声音,静谧而神秘。

第五句"下床走报童心喜",当听到孩童因雪而欢欣的叫声,诗人的心情也跟着喜悦起来。第六句"开户惊呼老眼明",打开门的那一刹那,明亮的雪光映入眼帘,让老眼也为之一亮。

最后一句"晴日垂檐白银塔,怪奇亦复可怜生",在阳光照耀下,屋檐上的积雪如同银色宝塔,景象奇特又引人怜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雪后的宁静与惊喜,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喻子才提举招昌源观梅倦不克往苏仁仲有诗次韵

问公何许看花回,剩说郊坰十里梅。

树杂古今他处少,枝分南北一齐开。

昌源已办行厨去,离渚犹须使节来。

况复兰亭公所葺,清流九曲要传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寒食与客游东湖

官曹颜状满尘埃,负郭陂湖眼为开。

春色少留如过客,赏心多病只寒灰。

黄童白叟喜相告,皂盖朱幡能一来。

日暮游人归去尽,沙头鸥鹭与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敢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寓广教寺东轩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自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