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出城书所见成篇

肃驾来墟落,悠然瞩霁氛。

飞花缺林影,惊鹭破洲群。

牧径寻还失,荛歌断更闻。

平芜与天远,孤日带霞曛。

梁雉今谁嗅,城狐古不熏。

楚人矜节物,腰艾斗兰芬。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恭敬地驾车来到乡村,悠闲地欣赏雨后清新的天空。
飘落的花瓣在树林间投下斑驳的影子,惊飞的白鹭打破了湖洲的宁静。
沿着牧童的小路寻找,却迷失了方向,只听见樵夫的歌声断断续续。
广阔的草地与天际相接,孤独的太阳带着晚霞的余晖。
梁上的雉鸟如今还有谁来欣赏,古老的城墙狐狸不再熏香。
楚地的人们珍视节令,佩戴艾草和兰花以示芬芳。

注释

肃驾:恭敬驾车。
墟落:乡村。
霁氛:雨后的清新天空。
飞花:飘落的花瓣。
洲群:湖洲的鸟群。
牧径:牧童小路。
失:迷失。
荛歌:樵夫的歌声。
更闻:断断续续。
平芜:广阔的草地。
孤日:孤独的太阳。
梁雉:梁上的雉鸟。
熏:熏香。
矜:珍视。
腰艾斗兰芬:佩戴艾草和兰花以示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夏出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物是人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

“肃驾来墟落,悠然瞩霁氛。”开篇即以车马缓行于田野之中,诗人神态自若,观赏着天空中薄雾弥漫的景致,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

“飞花缺林影,惊鹭破洲群。”接着描绘春日里花瓣纷飞,树影间接,偶有水鸟因惊吓而起,打破了岸边的平静。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早夏的生机与活力。

“牧径寻还失,荛歌断更闻。”诗人沿着羊肠小道寻觅往日的足迹,似乎在寻找某种已经消逝的东西,而远处传来了牧童唱歌的声音,但很快就中断了。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某种割裂感。

“平芜与天远,孤日带霞曛。”随后是对广阔原野和孤独太阳的描写,太阳带着霞光缓缓下沉,给人以无限的空间感和时间感。

“梁雉今谁嗅,城狐古不熏。”这里提到梁上燕子的窝巢,以及城中老狐的故事。这两句话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楚人矜节物,腰艾斗兰芬。”最后,诗人以楚地之人对节气变化的敏感,以及腰间佩戴艾草、手持兰花来表达季节变换的意象。这些细节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中细微情感的捕捉。

整首诗通过对早夏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早夏乘休沐,离襟属饯壶。

欣同佩荷橐,恨及唱骊驹。

感恋陪云筑,翻飞别帝梧。

腾装照鱼服,行帐绕犀株。

惭去班中诏,宁容滞左符。

惟应九里润,蒙福在京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次韵和李长学士正月二十八日出郊见寄之作

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

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

客盖浮轻吹,斋刀俨后陈。

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

壤路歌声杂,褠倡舞叠新。

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纪赠致政燕侍郎

中朝鹄发俊,得谢宠安车。

碧落超新秩,承明别旧庐。

叔时今老矣,司寇此归欤。

画有封厨秘,诗多乙牍馀。

云情元自远,舟意本常虚。

酌酒朋三寿,挥金辈二疏。

深恩仍给俸,令子复将舆。

几日西清对,留光惇史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自咏

客舍张罗静,流年激箭过。

愁馀惊斛满,泪尽觉珠多。

鶗鴂悲秋极,芎藭奈疾何。

振缨清浊水,持酒短长歌。

潘岳伤憀慄,苏生困揣摩。

经纶谁一问,薖轴老中阿。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