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长学士正月二十八日出郊见寄之作

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

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

客盖浮轻吹,斋刀俨后陈。

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

壤路歌声杂,褠倡舞叠新。

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在传统的祭典和庆祝之日,岁月又逢盛宴时。
晨曦微照,江面上薄雾轻散,小雨洗去街上的尘埃。
客人的车盖随风轻轻摇曳,斋戒的刀具整齐排列。
树林中的芬芳引得兔子般的眼睛闪烁,大地的颜色仿佛龙鳞更换。
田野上传来歌声混杂,新的舞蹈表演层出不穷。
举杯向每一位宾客敬酒,唯独缺少了心中的那个人。

注释

雅俗:指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传祠日:祭典的日子。
年华:岁月。
重宴辰:再次举行宴会。
初阳:早晨的阳光。
澹:淡。
江雾:江面的雾气。
小雨:细雨。
破:冲刷。
街尘:街道上的尘土。
客盖:客人的车盖。
浮轻吹:随风飘动。
斋刀:斋戒期间的刀具。
俨后陈:整齐排列。
林芳:林间的香气。
兔目:形容眼睛明亮。
原色:大地的颜色。
龙鳞:比喻变换的色彩。
壤路:田野道路。
歌声杂:歌声混杂。
褠倡:古代的歌舞。
舞叠新:新的舞蹈。
持杯:举杯。
遍酬客:向每位宾客敬酒。
惟欠:只缺。
眼中人:心中的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深切感受。

“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表明这是一个节气与庆典交织的时刻,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举行祭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则是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初升的太阳透过淡淡的江雾,而小雨洗刷了街道上的尘土,为大地带来了一丝清新。

“客盖浮轻吹,斋刀俨后陈”中,“客盖”可能指的是游子的住所或是临时搭建的帐篷,而“斋刀”则是一种用于切割蔬菜或祭品的工具。这两句描绘了郊游中的准备工作,既有居住的安排,也有饮食的准备。

“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写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林芳”指的是树木重新萌发嫩绿的叶子,“兔目”可能是形容草地上的某种花卉,而“原色换龙鳞”则是说大自然的颜色在不断变化,宛如龙鳞般瑰丽。

“壤路歌声杂,褠倡舞叠新”描绘的是郊游中的欢乐场景,人们在田间小路上高声歌唱,而乐师们则在重复演奏着新的乐章。

“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手持酒杯与在场的朋友们畅饮,但内心深处却总觉得少了那些不在现场但应该在这里共享欢乐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郊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亲朋好友的深情眷恋。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纪赠致政燕侍郎

中朝鹄发俊,得谢宠安车。

碧落超新秩,承明别旧庐。

叔时今老矣,司寇此归欤。

画有封厨秘,诗多乙牍馀。

云情元自远,舟意本常虚。

酌酒朋三寿,挥金辈二疏。

深恩仍给俸,令子复将舆。

几日西清对,留光惇史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自咏

客舍张罗静,流年激箭过。

愁馀惊斛满,泪尽觉珠多。

鶗鴂悲秋极,芎藭奈疾何。

振缨清浊水,持酒短长歌。

潘岳伤憀慄,苏生困揣摩。

经纶谁一问,薖轴老中阿。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观太学释奠

乡盛菁莪选,邦崇奠菜仪。

涓辰大昕鼓,持节少牢祠。

粉衮瞻凝睟,银袍豫摄齐。

芼羹纷涧沚,郁齐泛尊彝。

璧水回寒影,经槐堕晓枝。

幸观三献罢,共荷百朋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访李生野墅

风物澹萧辰,陵阿访隐沦。

野杠裁度马,溪路劣生尘。

认菊知陶宅,观禾识鲁囷。

林皋偏乐我,鱼鸟似留人。

山霁群妍露,林虚众籁新。

长沮亟相语,非敢问迷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