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一)翠微深坞

好是足山兼足水,自然宜画也宜诗。

翠微深处凡尘隔,不必探幽更别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好是足山兼足水”,赞美了山水并存的美好景象,既展现了山的雄伟,又体现了水的灵动,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次句“自然宜画也宜诗”,进一步强调了这幅山水不仅适合入画,也适合入诗,暗示了其意境深远,能够激发人们的艺术创作灵感。

接着,“翠微深处凡尘隔”一句,通过“翠微”这一意象,描绘出一片远离尘嚣的静谧之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脱俗的自然之中,远离了世俗的纷扰。最后,“不必探幽更别移”则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即使不特意去探索幽深之处,也足以令人流连忘返,心生欢喜。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图景,同时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二)桃源涨暖

春水胜舟碧且澄,绿云郁间绛霞蒸。

渊明作记嗤多事,惹得人人噪武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三)春山访友

绿云红雨向清和,寂寂深山幽事多。

曲径苔封人迹绝,抱琴高士许相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四)荷净日长

琉璃四面水堂虚,菱沜风来香气徐。

钓线閒收书庋置,亦非儒士亦非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五)绿天茅广

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

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