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二)桃源涨暖

春水胜舟碧且澄,绿云郁间绛霞蒸。

渊明作记嗤多事,惹得人人噪武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首句“春水胜舟碧且澄”,开篇即以“春水”为引,点明季节与景物特征,碧绿的水面映衬着清澈,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绿云郁间绛霞蒸”一句,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对比和形象比喻,将山间的云雾比作郁郁葱葱的绿云,而“绛霞”则象征着天空中燃烧的晚霞,两者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

“渊明作记嗤多事,惹得人人噪武陵”则是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避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复杂多变、纷扰不断的讽刺。通过引用这一典故,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深度结合,引发读者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哲理,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三)春山访友

绿云红雨向清和,寂寂深山幽事多。

曲径苔封人迹绝,抱琴高士许相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四)荷净日长

琉璃四面水堂虚,菱沜风来香气徐。

钓线閒收书庋置,亦非儒士亦非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五)绿天茅广

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

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六)远岫归云

本来出岫无心者,何事云归恋故山。

却与层峦添气色,黛深螺润草堂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