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深切感慨。"城边人倚夕阳楼"一句,设定了诗人的情境,是在黄昏时分,人们聚集在城边的楼阁上,他们或许是在回忆过往。"城上云凝万古愁"则表明那些积累在城上的云彩,如同历代的忧愁和思索凝结而成。
接下来的两句"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通过对比,抒发了历史沧桑之感。"山色不知秦苑废"指的是秦朝曾经的繁华如今已经不复存在,连山色的变化也不再知晓。而"水声空傍汉宫流"则是说水流绕过了汉代的遗迹,这里的“空”字,传递出一种空寂和荒凉之感。
"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两位历史人物,一位是秦朝的宰相李斯,一位是西汉初年的富商徐福。李斯曾主导焚书坑儒,但最终自己也未能免于灾难;而徐福则是靠着汉高祖刘邦得到财富。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即便是历史上的权臣和巨富,也无法逃脱命运的轮回,他们的智慧和物质追求都是有限的。
最后两句"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感慨。"莫怪楚吟偏断骨"中的“楚吟”指的是楚辞的一种悲凉哀艳的文体,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心境,而“断骨”则是形容这种情感之深切。"野烟踪迹似东周",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景象和历史上的遗迹,强化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和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咸阳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联想,将历史的沉重、个人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