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御史光羲田家杂兴

野老安贫贱,力作不辞苦。

把锄行晨风,南山看禾黍。

今秋谷稍登,方思广场圃。

归来茅檐下,团团聚儿女。

落日在西山,悠然望孤渚。

昨宵天始寒,虫声满篱户。

田家衣食薄,黾勉岁时取。

掩关未成眠,东邻响机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农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句“野老安贫贱”,开篇点题,赞美了那些在田间劳作的老农,他们虽生活简朴,却能安然自得于贫贱之中。接着,“力作不辞苦”进一步强调了农夫们辛勤劳动的精神,他们不怕辛苦,日复一日地耕作着。

“把锄行晨风,南山看禾黍”描绘了农夫清晨在田野中劳作的情景,他们手持锄头,在微风中行走,眺望着远处的南山,心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接下来,“今秋谷稍登,方思广场圃”则预示了秋天的收获,农夫们开始计划着如何扩大种植面积,以期来年有更好的收成。

“归来茅檐下,团团聚儿女”描绘了农夫劳作一天后,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他们围坐在简陋的茅屋之下,享受着家庭的温暖。而“落日在西山,悠然望孤渚”则通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展现了农夫们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昨宵天始寒,虫声满篱户”描述了天气转凉,夜晚的篱笆边传来阵阵虫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最后,“田家衣食薄,黾勉岁时取”表达了农夫们虽然生活简朴,但依然努力工作,争取一年四季的收获。“掩关未成眠,东邻响机杼”则以邻居家织布的声音衬托出农夫们即使在休息时也难以完全放松的心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间农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收录诗词(65)

高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岑补阙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

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

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

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

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

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

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

早割区中缘,永怀参道情。

今日高兴尽,期君谢浮名。

形式: 古风

刘随州长卿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楚水东去远,故人离别心。

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

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

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

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与林九龙门夜宿迟明赠别兼寄周一玄

江郭梅已白,飞霜肃严冬。

故人惜短景,握手龙门东。

群壑倏暝色,虚亭寒夜空。

明灯照孤月,相对情未终。

明发忽惆怅,拂衣如飘风。

长天西北倾,三山落云中。

中有淡荡人,孤高含清真。

三年阔风采,百里悲胡秦。

前日游远方,登堂别严亲。

出门向西笑,逸气凌秋旻。

雪度日边棹,风吟江上蘋。

清诗落吴楚,此地生阳春。

郢曲和者稀,剑歌不复陈。

归来使酒气,酒酣气益振。

青楼唤歌舞,日见罗衣新。

却笑相如宅,凄凉四壁尘。

交欢徒结面,肝胆向谁陈。

因子写远意,风期越江滨。

形式: 古风

答陈沧洲留别之作

海上春欲暮,楼头花满林。

一樽风雨夕,千古幽期心。

平旦忽惆怅,怆然惜离襟。

踟蹰歌白雪,留赠比黄金。

十日不尽欢,临岐徒悲吟。

举目望霄汉,浮云蔽重阴。

沧洲渺何许,春水洪涛深。

此别非万里,无时间徽音。

以我子猷船,期君安道琴。

毋为叹白发,岁晚重招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